本报讯(记者 李莹莹)今年,我市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六个方面”,以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双鸭山实践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聚焦政治机关建设,更加突出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人民属性。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司法行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扎实开展政治轮训,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加强机关党建和行业党建,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法律服务行业品牌建设,深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聚焦法治建设主责,更加突出法治综合部门的统抓、协同优势。加强谋划设计,持续深化法治督察,落实与纪检监察监督、法律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聚焦推进法治建设重点、堵点开展全面督察。加大改革工作推进力度,对照省、市级改革事项,确保各项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提升普法工作质效,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在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利用新媒体开展普法上下功夫,认真抓好“八五”普法总结验收,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高质量推进立法工作,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审查工作指引,有效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地方立法工作的渠道和途径,提高立法质量。
聚焦深化依法行政,更加突出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集成优势。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审核职能,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项清单”制度落实,严格持证上岗,认真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渠道,加大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切实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和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以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聚焦保障改善民生,更加突出法律服务为民的普惠、精准优势。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围绕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加大“12348”热线宣传推广力度,融合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可及性。扎实推进律师工作,提升法律服务行业公信力,强化法律援助兜底作用,让基层群众特别是经济困难群众都能及时获得法律帮助。全面落实服务民营企业五项举措,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送服务促发展”活动走深走实;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常态化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机制;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化解企业纠纷,助推企业经济发展;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全市33个主体执法部门,开展执法司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
聚焦强化底线思维,更加突出保安全护稳定的治本、预防优势。着力做好矛盾纠纷调解,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创新突破,指导各级调解组织与社区网格、四所一庭一中心等机制深入融合,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广度。巩固和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提高调解水平,力争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措施,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持续提升改造矫治戒毒人员质效。
聚焦正风肃纪反腐,更加突出司法行政铁军的担当、实干优势。全面从严治党管警,筑牢防腐堤坝。拧紧责任链条,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爱警暖警惠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持续优化从优待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