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近“龙江好人”张志全
本报记者 朱悦 首席记者 杨军
8岁在学校上课时自告奋勇把突患疾病的同学送医,第一次做好事的张志全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今56岁的他依然热心投身于公益事业中,累计在修路建桥、救灾抢险、扶贫助困、拥军优属、支援军队建设等多方面捐款捐物700多万元。
“帮助别人,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在集贤县建兴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初见总经理张志全,他把乐善好施评价得自然又寻常,但每个人都明白人生中“坚持”二字有着多么厚重的分量,四百多面锦旗仿佛在诉说着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件感人故事。
“2023年度最美学雷锋新闻人物”“中国好人爱心慈善企业家”“龙江好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者”“龙江最美拥军人物”“双鸭山好人”“全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市优秀政协委员”“市拥军模范”“市道德模范”……在张志全看来,获得的荣誉称号越多,肩上的担子越重。作为水利部民间河长、黑龙江河湖卫士、营商环境监督员、移民局特约监督员、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黑龙江省驻北京龙商会副会长,张志全认真做好职责内的每件事,用心回馈社会。
心底埋下善良种子指引人生向善而行
1969年11月,张志全出生在集贤县升昌镇东方红村。“我的父母很朴实、不善言辞,我在很小时候就经常看到他们帮同村人干活,所以我十二三岁时就学着他们带领村里的小孩帮困难家庭干农活和家务活。我的舅舅多,他们身上的军人本色让我对军队有着别样的情感。”张志全说,父母和亲戚的善良、正直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岁那年,在课堂上,我的一位同学突然肚子疼,老师讲课走不开就问谁能送他去卫生所,我立刻举手说‘我去’。后来,学校把我评为三好学生,当时心里很开心。直到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时还会调侃因为当时我做的一件好事而助他今天事业上的成功。小时候,因为做了好事受到表扬而开心,就觉得做好事真好,我就总想做好事,到现在就已经习惯了,感觉帮助别人心里充实、舒服。”张志全面带微笑地讲述着人生中第一次印象深刻地帮助别人的经历,仿佛是56岁的张志全在和8岁的张志全打招呼,56岁的张志全轻拍8岁张志全的脑袋柔声地说:“小时候的你,很棒!”8岁的张志全抚摸着56岁的张志全脸颊自豪地说:“谢谢你,成为今天的我!”
作为家里的大哥,张志全16岁便辍学务工挣钱。22岁那年,张志全在建三江农场干活途中,偶遇一座平房冒出黑烟,他赶忙上前查看并施以援手,救出煤烟中毒的老两口。24岁,张志全走上经商之路,现在他是黑龙江金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集贤县建兴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带动身边更多民营企业家奉献爱心。
一路走来,每做一件好事,张志全的心理得到慰藉、浑身充满力量,“乐于助人”于他而言,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态度、一份坚守。
赓续拥军爱国情怀彰显浓浓鱼水深情
张志全从小接受“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理想信念教育。勤俭节约、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等雷锋精神闪烁的人性光辉深深根植于他的心中,化为无形力量融入其行动。张志全组织成立了“中国雷锋报——学雷锋工作站(双鸭山区)”,每逢征兵季,都积极参与征兵动员。成立了志全退役军人驿站,真正做到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倾听退役军人心声,帮扶困难退役军人,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平台,先后为30余名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问题。组建百余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奉献社会、组织带领民兵冲在救灾抢险一线……积极诠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人生真谛。
同村的蒋喜凡是抗美援朝老军人,张志全倾听老人家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故事长大,得知年事已高,便经常去家中照料和陪伴。新立矿冯振海患病瘫痪在床,张志全主动承担起对老人的照料,持续了15年之久,直至老人安详离世。
张志全担任市民兵应急营副营长一职,每年“八一”、春节等节日,张志全都前往驻地部队进行慰问,先后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国家军事博物馆、延安,慰问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慰问驻守国家博物馆的武警战士等。2022年,张志全与全国拥军模范王启发一同走访慰问黑龙江省军分区、双鸭山军分区、绥滨武装部等省内14个连队。累计走过405个英模连队,捐款460余万元。被聘为“中华英雄精神传承文化研究会第一红色小学爱心大使”。
深入抢险救灾一线挽回人民财产损失
秉承助人为乐情怀,张志全不计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无私投入到抢险救灾当中,多次在人民群众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2019年8月,宝清县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面对紧急的汛情,张志全第一时间率领30余名志愿者组成抗洪救灾小分队,献出自己的10台四驱皮卡,又出资购买1.5万条编织袋,连夜前往抗洪一线,一干就是三天两夜。冰冷的河水一直泡到他的大腿根儿,虽然已经年逾半百,但丝毫没有退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无私与伟大。
河水退去后,同行志愿者才发现张志全已高烧却一直咬牙带病坚持在抗洪一线,直到汛情解除,才带领团队返回市区。返程途中,正途经一处被水淹泡的4000多平方米木耳菌培育基地,尽管已经体力不支,但他还是重新投入到抢险工作中。在他心中没有比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危更重要的事情了。他想起自己创业之初一穷二白的困难情景,说:“老百姓不容易啊,想干点事情更难,我们再坚持坚持!”
2022年雨季,集贤县一条临河乡道及桥梁被冲毁30米长,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他闻讯立即组织钩机、铲车,购买物料,回填加固路基、奋力抢修路桥,确保了车辆正常通行。洪水退去后,修建了长2.6公里的防洪护堤应急车道,受益村屯群众纷纷举手称赞。群众的财产保住了,他也火线入党,更近距离靠近自己的信仰。
多年坚持奉献爱心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张志全自愿担当民间河长,带头巡河护河,经常为家乡的母亲河——安邦河清理垃圾,保护生态。
张志全喜欢读书,闲下来的时候他便从书中的文字去开阔眼界、提高自己,他享受沉浸在知识海洋中所带来的平静。多年来,张志全资助的贫困学生不在少数,他常年捐资帮助集贤县第一中、二中、七中和升昌镇中学以及岭东区小学的困难儿童,有的困难学生一资助就是十多年。“经常有我资助过的孩子给我打电话,和我聊他们的近况,他们懂得感恩,同时也会去学着帮助别人,这是让我很开心的一件事。”谈起接受他帮助的孩子们越来越好,张志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张志全组织百余人参与卡点值守,个人捐赠物资累计达31万元。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都被张志全的坚持所感动,被他的无私所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助人为乐中来。张志全总是笑着说:“人活着要有点念想,我一个普通的农民,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长大的,能做点好事是我的福气。”
张志全因繁而就简,始终追求心灵上的纯粹——为人质朴、生活节俭,却将一份真情送给面对危难的陌生人,资助贫困学生少不了他、救助患病生活困难者少不了他、为五保户老人修缮危房更是少不了他……
行程万里,初心如一。张志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坚持做好事”的这份人间大爱。尽管被众人称赞,张志全却始终觉得他做的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张志全计划今年在我市建成一座“向英雄致敬馆”,他愿用一生以雷锋为榜样,走好助人为乐之路,也希望把雷锋精神和爱国情怀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