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生军 记者 张焱
年渝七旬的张金校,中国共产党员,友谊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退休后全身心致力于创办交响乐团,历经9年的时间,个人义务出资10余万元,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组织的交响乐团下基层演出达100多场次,受教观众达100多万人,让交响乐文化植根于黑土,回馈于黑土。
2015年盛夏,张金校与弦乐爱好者郭本路在交谈中,深入剖析了当地乐器爱好者的分布情况及其技艺水平并萌生了一个宏伟的愿景:整合这些散落各处的管弦乐爱好者,组建一个正规的交响乐团,让高雅的艺术之花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扎根并传承。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在这样一个人口仅10万的小县城里,试图成立一个由民间自发组织的交响乐团,难度很大。没有习练场地,张金校就动用各种关系,借用一间20平方米的禽蛋孵化室作为临时的练习场所。炎炎夏日,狭小的室内温度飙升至35℃以上,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鸡粪味、潮湿与汗酸味交织在一起,可谓是五味杂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木管、大号等乐手们依然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每一个音符、每一小节的练习中。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和放弃,因为他们心中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可是十来个乐手根本就不具备交响乐团的特征,而各个声部演奏员的短缺,无疑给乐团的组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征集到这片黑土地上的众多优秀乐手,张金校等乐团组织者煞费苦心,通过人托人、人找人的方式,联系到了基层早年曾经参加过文艺宣传队的部分演奏员,并将他们充实到乐团中来。同时,他们还在社会上广泛招募管弦乐爱好者,以高手带成手、成手带新手的交叉学习方法,免费提供培训,从而充实乐团的中坚力量。然而,招募上来的学员大多年逾50,缺乏乐理常识。面对这些困难,大家并不气馁,付出了更多的刻苦与艰辛,经过不懈的努力,大家的专业水平终于有了质的飞跃。
成立交响乐团的初衷,就是希望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培育出更多的管弦乐新苗,挽救这一领域近乎断档的危机。基于这样的使命与担当,自2011年起,张金校便凭借自己曾在长影交响乐团学习大提琴的经历,主动与友谊县第二小学取得联系,利用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们提供大提琴演奏的培训。仅四年的时间,友谊县第二小学的两个大提琴班级已有多名学生成功通过了国家大提琴晋级考试,张金校老师也因此荣获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结束了友谊县青少年没有大提琴教学的历史,同时也为乐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这片黑土地上的管弦乐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组织、招募与培训,乐团终于初具规模,展现出了勃勃生机。2017年,乐团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冠以“友谊农民之声交响乐团”之名。
依托乐团深深根植于黑土地的背景,友谊农民之声交响乐团开始积极深入农场的各个管理区,开展了一系列的义演活动。至2020年前后,友谊农民之声交响乐团经过五年的精心打磨与不懈努力,终于在各个声部的配置与演奏水平上初显成效,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雏形。这每一步的进展,每一点的提升,都凝聚着团长张金校以及所有乐团成员的辛勤汗水与共同奋斗。为了确保交响乐团的稳健运行,张金校与各位创始人更是倾尽心力,不惜拿出自己工资以外的收入来支撑乐团的日常开销。从演奏员的住宿、饮食到演出所需的运费等各项支出,他们都一一承担,毫无怨言。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张金校出资已超过10万元,为乐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他的无私奉献与坚定信念,成为乐团不断前行、攀登艺术高峰的强大动力。在他的带领下,居住在友谊辖区内红兴隆、双鸭山发电厂以及各个乡镇和管理区的乐手们,为了乐团的发展,更是自费奔波于家庭与乐团之间,无论三九严寒,还是骄阳似火,他们都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正是这些正能量的引领和带动,使得乐团形成了空前的凝聚力。乐手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为乐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大家艰苦创业的热情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打动了国际著名提琴制作家于录先生,他特别赠送给乐团一把价值万元的大提琴,以示对乐团精神的赞赏和支持。此外,乐团还先后邀请到了黑龙江省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国家一级指挥)陈克飞等知名人士,免费为乐团的乐手授课指导。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乐手们的技艺在大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节节攀升,乐团整体的演奏水平也由最初的简单练习曲进步到能够合奏出如《红旗颂》、《红色娘子军组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等具有相当难度的乐曲。
2019年,乐团为北大荒集团电视台协拍《我们的幸福生活》专题片,同年,还代表双鸭山市参加了黑龙江省社区文化节演出、友谊新年音乐会、双鸭山新年音乐会以及双鸭山冬泳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到了2021年7月,乐团更是迎来了新的机遇,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拍摄的《天下友谊》宣传片,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乐团还先后走进双鸭山农场、宝山农场、红兴隆社区、江川农场等地进行演出,将高雅艺术的种子播撒到了更广阔的土地上。截至2020年左右,随着乐团规模的不断扩大,4个声部已近50名乐手,整体合练对于场地的需求愈发迫切。面对这一困境,友谊县委宣传部与县文联及时伸出援手,特别协调并腾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大厅以及几个小厅,供乐团使用。这一举措不仅为乐团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合练场地,更使得各个声部得以拥有单独的习练房间,从而极大地改善了乐团的练习条件,为乐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21年起,在友谊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积极倡导与支持下,交响乐团开展了一系列“送高雅艺术”的活动。他们以高雅艺术下基层为抓手,以社区、农场、企业、学校等单位为基点,面向群众、面向人民、面向基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五进”大型演出活动,在推动友谊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同时,以高雅艺术助力“创城”,为乡村振兴赋能。特别是乐团两次参与友谊县企业家日的大型演出活动,其精彩的表演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更让来自大江南北的企业家和客商们通过艺术的桥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友谊县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乐团的社会影响力,也为友谊县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路风雨兼程,历经九载春秋,友谊农民之声交响乐团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举办了上百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受众人数累计超过百万之众。这个草根乐团,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声名远播,从弱小到强大,每一步都凝聚着张金校的付出和不懈追求。乐团的知名度与友谊县的高雅文化携手并进,共同走进了千家万户,使得区域文化软实力得到充分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