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从黑土地走出的农民企业家
//shuangyashan.dbw.cn  2024-10-28 07:32:22

——记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

首席记者 杨昕宇 杨军 记者 李莹莹 郭林林

  坤者,地也,承载万物;明坤者,明地之理,知农之经,善农之事;刘明坤者,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秉承着为国、为家、为己的“新农人”情怀,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倾心耕耘、砥砺前行,带头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上不断探索突破,从一位普通农民成长为了远近闻名的新时代农民企业家。

  ——题记

  10月25日下午,集贤县升昌镇永胜村“西大甸子”正在秋整地,在刚刚收割完的大豆地头,穿着棉服戴着手套指挥作业的刘明坤拦下农机驾驶员,提醒他调整深松机参数,提高秋整地质量。

  不管是秋收季节,还是春播时分,或是夏管当头,每到农忙关键时点,他都会起早贪黑,穿梭田间地头,查看指挥甚至亲自上手,即使合作社做大了,操的心多了,忙得不可开交,他也没改这个习惯。

  “一年深翻,两年松耙,一年免耕,加上秸秆全量还田,每四年一个循环,这黑土地就能越种越肥,年年丰收。”唠起农经,刘明坤头头是道,烂熟于胸。

  “我是农民出身,是这片黑土地养育了我,给了我创业发展的根基和勇气,无论走多远都忘不了家乡的恩情,我要先闯打个样,带着身边的父老乡亲共同走上致富路。”

  带着这种信念,靠着国家的好政策,刘明坤执着地锲而不舍,使其领导的合作社不断扩张壮大,年经营耕地35000亩,生产鲜食玉米4500万穗,生态猪场、万头肉牛养殖、有机肥料、休闲农旅等现代农业要素齐备,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10年元旦刚过,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出台,盘坐在自家热炕头上,刘明坤被“央视七套”的新闻弄得心神恍惚,电视里反复出现的“合作社”让他怦然心动:“已经试点三年,经验成熟”“新型农村经济组织”“适度规模化生产”“破解农民增收瓶颈”……一条条、一件件,让守着自家十几亩承包田半辈子,也迷茫了半辈子的刘明坤豁然开朗。

  联合了几个村里的“好哥们”,不到半个月,刘明坤的“草台班子”就敲响了锣鼓。当年,永胜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流转了村里的两千多亩土地,清一色种上了大苞米。春种、夏管、秋收、入冬卖粮,年底一算账:“没挣钱”!

  “就是瞎忙乎”“就会乱折腾”“这回应该能消停了”……流言蜚语四起,“好哥们”也要“打退堂鼓”。

  “咋回事儿?”“啥原因?”刘明坤不信邪、不服输。

  地块零散,增加经营成本;技术落后,单产少效益低;种植面积小,体现不出规模化效应……

  找准了问题,刘明坤一样一样去解决。地块零散,他找村民“串地”;技术落后,他到镇里县里取经、请能人;面积小,他借钱贷款增加流转土地面积。2011年,合作社经营面积就达到了五千亩,还是连片种植。

  俗话说,好运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惊喜。刘明坤那一年的运气就“不差”。那一年的“一号文件”里,国家调整“农机补贴”政策,“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落实政策的“主力”,刚刚成立两年的永胜农机合作社也享受到了首笔百万多元的政策补贴。

  2011年春耕时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买回的现代化大农机纵横驰骋在黑土地上,效率“以一当十”,作用“以一当百”,刘明坤说:“之前难以想象,从来没想到地可以那样去种!” 

  后来,刘明坤回忆说,“应该就是在那一次,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政策’的力量。”当然,“政策”的力量有多大,刘明坤当时还不清楚。但很快,这种力量的伟岸和宏大就让刘明坤震撼了。

  2016年,刘明坤在合作社试种了五千亩鲜食玉米。这是一次尝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传统观念向市场观念、从前人不敢为向主动作为的尝试。

  在之前,鲜食玉米一直是农村一家一户、种在自家园子里、佐餐调剂的辅食,“夏天啃棒子,冬天做豆包”,从来没有人想过超大面积、连片种植、集中上市。

  刘明坤胆子大,一次种了五千亩。村里人等着看笑话,合作社里有人不同意,刘明坤却一点也不着急,他更多的是底气。2016年,黑龙江省出台《关于扶持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及《黑龙江省2017年耕地轮作试点工作方案》,两个文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而通过合作社几年来的运营,刘明坤也认识到,随着农产品越来越市场化、国际化,种地挣钱已经不再天经地义,生产出市场喜欢的产品,才能保证收益。“鲜食玉米就是符合国家、省市政策,符合合作社实际的最佳品种。”刘明坤说。

  这年秋,五千亩鲜食玉米卖了好价钱。刘明坤底气更足,建冷库4000平方米、保鲜库4000平方米及其配套设备和设施,建现代化鲜食玉米、速冻玉米加工流水线12条,形成年加工能力3.5万吨……合作社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更加坚定。

  2017年,就在刘明坤的鲜食玉米产业方兴未艾、阔步向前之际,省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扶持龙头企业专项资金两千万元落实到永胜农机合作社。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站上了政策的潮头,又一次借助了政策的宏大力量,刘明坤的合作社想停下脚步都难。

  2023年,合作社进入公司化发展阶段。当年带动鲜食玉米种植总面积实现25000亩,企业通过流转土地自建鲜食玉米基地面积18000亩,通过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种植面积7000亩,解决当地人员就业240人,增设农民就业培训、品质溯源监控、产品质量检测、电商销售部等综合服务中心,在保障农民就业转化的基础上,稳定产品质量,创新销售业态,形成有效的产业闭环。

  与鲜食玉米产业同步发展的,还有生态猪、牛年产0.04万吨,棚室果蔬0.03万吨,秸秆资源化(饲料化、燃料化)0.15万吨,粪污资源化(生物有机肥)0.2万吨。合作社资产达到530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585.5万元,资产负债率仅16.12%。企业主营产品“黑龙永胜”系列农副产品,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模式,将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合作社2021年销售收入6136.2万元,实现利润329万元,上缴税金56.3万元;2022年完成年销售收入6354.7万元,实现利润330.6万元,上缴税金26.87万元……

  在这个卓越发展的过程中,合作社生态养殖产业、秸秆资源化、粪污资源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搭建等都不同程度享受到国家相关政策、补贴,让合作社起步就成为升昌镇“鲜食玉米”+“农牧”为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成为集贤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延伸产业,以多种产业化形成集群发展趋势,拓宽产业链条,以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交互性和带动作用,进行地方资源优势互补,集群发展,共铸乡村振兴产业动能”的示范企业;成为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形成紧密联探机制,创新经营机制”的新时代农业典范。

  成绩历历在目,成就分外喜人!成果由何而来?好事为何接二连三?

  刘明坤毫不隐瞒:与国家大势相符,借中央政策之利,则无往不达!

  时间回溯到2010年,从在“央视七套”的新闻里找到了“合作”发展灵感之后,刘明坤把学习、琢磨、应用每年的“一号文件”当成了头号大事!每年春节一过,东北三省关于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班都会在吉林某大学举办,这个班刘明坤一次不落,每次都老老实实地从头学到尾。

  这是刘明坤公开的秘密,也是刘明坤的底气之源。

  “无论是发展鲜食玉米,还是发展种—养—加闭环农业,我都在中央‘一号文件’里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刘明坤说,“包括生态发展思想下的秸秆资源化、粪污资源化等等,只要你做的产业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国家政策就不会亏待你。”

  提起这些年的感受,刘明坤由衷感慨,“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种、养还是销售,都需要越来越多的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农民主播这些‘新农人’参与进来。他们既能种地,又会主动学习新技能,与电商融合,用创新的思想、技术和模式,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种地靠天、致富靠等’这样的思想再也要不得了。” 

  “有国家的好政策,有地方上的大力支持,我现在越来越有信心,让永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智慧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提起下一步发展,刘明坤信心满怀。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