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林林
“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教育者要永远保持一颗充满爱与责任的心。”市第三十一中学化学教师董莹说,在教学一线工作18年来,她一直坚守着这样的教学理念,踏实求索,努力前行。
传道授业勤为桨,育才成德志作帆。2012年,董莹担任高一的班主任,为了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她的孩子刚满7个月就断了母乳,每节课都坐在班级里跟班陪读,渐渐地一个学风优良、管理有序的班级就这样建立起来。三年之后,这个普班在2015年的高考中考出了学校10年内普班的最好成绩。
2018-2023年期间,她担任寄宿班的班主任,为了能把班级带好,坚持全天跟班,每天早晨5点上班,带领学生跑操,中午陪着孩子们一起在食堂用餐,午休时就趴在班级的课桌上陪着孩子们一起午休,晚上陪孩子们上自习,检查就寝情况,下班时间基本上都在9点半以后。寄宿班的孩子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和学习,经常会因为想家而产生思想上的波动,面对这样的学情,董莹积极与学生进行谈心、沟通,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
教书有路心为径,育人无涯爱作舟。董莹说:“我始终认为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我积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不轻易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充分培养孩子的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小胜(化名)同学高一入学成绩很低。董莹在跟他慢慢的相处中尝试寻找他的长处,她发现小胜特别聪明,学东西很快,只是由于初中基础太差导致很多知识无从学起。于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她不断切换着教师、家长、朋友这三种角色,用尊重和关爱拉近与孩子心灵的距离,慢慢的鼓励他、帮助他、引导他,帮他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高二时,小胜已经从班级的后进生变成了学优生。但此时,青春期他却步入了早恋的泥潭,闹别扭生气成了家常便饭,也因此出现了无故迟到、无心学习、打仗斗殴的问题。可是董莹没有气馁,反而用耐心、信心、爱心的驱动力一点点的努力引导鞭策,一次次把偏离路线的他又拉回到了轨道上。这名同学最终以高于本科线一百多分的好成绩步入大学。
“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党员和18年教龄的教师,未来,我仍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校的教育事业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研究型、艺术型、活力型的教师,力争用真诚的爱心、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思路走在教育课程改革的前列。”董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