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乌苏里船歌》词作者、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胡小石
记者 郭林林 王博 首席记者 杨军 杨昕宇
“这里应该多放几把凳子,这边再修改一下,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丰富一些……”黑龙江省首届边境(界江界湖)旅游联盟大会暨双鸭山市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大会前夕,记者一行来到饶河县四排赫哲风情旅游园区乌苏里船歌基地馆,看到85岁的胡小石老先生正在馆内与现场的工作人员围绕布局、陈列摆放等方面交流。
胡小石,1940年6月出生,扬州人。现和老伴定居在哈尔滨,是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历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会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团委员、《词刊》编委,2006年获黑龙江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60多年来,他创作歌词1500余首,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200余次,《乌苏里船歌》是其代表作。
“我和老伴经常回来,每一次回来都有不同的感悟,饶河比起60多年前真的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只有几条破破烂烂的巷路,交通也十分闭塞,我来的时候都是搭路上的运输车,或者是村民的马车、牛车,十分艰苦不便,如今俨然变成一个现代化的边境小镇了!”胡老感叹亲自见证了这座小城从一片荒凉、一片萧条、一片破败的景象,历经数十载已成为边疆上的“明珠”,愈发闪耀夺目。
谈到《乌苏里船歌》的诞生,胡小石记忆犹新。他说,1961年哈尔滨成功举办了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深受民众喜爱,但参演的大多是成熟作品,缺乏原创作品。当时同在哈尔滨歌舞剧院工作的郭颂老师因演唱东北民歌小有名气,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创作,郭颂特意嘱咐胡小石在下乡采风中多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
到生活中去,到生产第一线去,捕捉灵感,多写一些好的原创作品。胡小石深入基层寻找创作灵感,听说了赫哲族的故事,觉得这是个反映时代变迁的好题材,前后反差大,对比明显,便一头扎进了赫哲生活中。
20出头的胡小石一路辗转,跑遍了赫哲族当时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的3个聚居地,与赫哲族渔民交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赫哲族的文化生活,没想到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偶遇了有同样想法的同事汪云才,两个人一拍即合,共同收集赫哲族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后来创作《乌苏里船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到剧院后,胡小石负责写词,汪云才负责作曲,郭颂负责演唱,三个人总是为了创作聚在一起讨论,经常争论得脸红脖子粗,前前后后不记得改了多少遍稿,终于完成了。但在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出时期,郭颂受文化部委派与武汉歌剧院共赴日本等地演出,踌躇满志的他将《乌苏里船歌》手稿装入行囊,开始远行,《乌苏里船歌》也因此错过了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据胡小石介绍,郭颂最初是在日本的几次联欢会上试唱,每次反响都很热烈,为他增添了信心。回国途中在香港正式演唱这首《乌苏里船歌》,得到了现场观众的认可。演出结束,被香港一家唱片公司看中并录制了唱片发行。
1963年,在国内举办的中国民歌独唱音乐会上,郭颂推出《乌苏里船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歌曲录制,并在黄金时段的“每周一歌”栏目播出,在那个不发达的年代,家家户户都要通过广播获取信息,他也是通过广播才知道这首歌红了,自此《乌苏里船歌》飞向全国,家喻户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