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饶河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近年来,饶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在解放思想上求突破,在突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决打好生态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一体化保护,科学构建“六个体系”,推进“生态总长制”实质运行,探索出了一条边疆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
构建组织领导体系,实现架构整合。饶河县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全面理顺管理体制,成立由县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生态总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饶河县实施“生态总长制”工作方案(试行)》,落实县、乡、村三级生态总长121名,基层网格员460余人,搭建“自上而下一级对一级管理、自下而上一级对一级负责”锥形组织架构。制定“总长”与责任部门综合作战指挥流程,明确“总长”统筹调度、部门分工协作、一网巡护反馈方法路径,提升“总长统筹、三长衔接、上下联动”工作成效。定期召开推进会议,研究解决体制机制运行、平台技术运用、“三长”衔接配合等重大问题,谋划推进乌苏里江界河护岸、幸福河湖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耕地“非农化”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建设。
构建综合办公体系,实现集约高效。饶河县在解放思想过程中突破原有思维定势,整合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管理职能,实行“一长统筹、三长衔接、多长合一、上下联动”的办公运行机制,变多部门“单打独斗”为“一家统一”管理。配齐配强各级总长办队伍,县级总长办稳定专职人员5人,乡级总长办明确1名主管、1名专职人员独立办公并指导村级总长办工作。乡村两级设立“生态总长制”公示牌和网格示意图,明晰本级生态管护责任人员、边界范围和工作内容,并对冰封期、春防期、春耕期、明水期等季节性巡查重点等作出界定。
构建指挥平台体系,实现智能调度。聚焦科技赋能,投资700万元建设“生态总长制”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新建、整合52套监测点位并完成汇聚接入,全县生态监测数字化覆盖率提高至50%,重点河流主要江(河)段、重点森林区域、重点地块实现全覆盖。定期开展无人机测绘和重点区域航拍,全面掌握综合生态管护治理情况。借助河湖长制巡护系统的“掌上治理”模式,开展基层网格人员巡护巡查,实现河湖岸线、林地周边和田间地头生态管护实时监测。通过电话专线、微信小程序等及时收集各类信息、下达工作指令,搭建起多级协同、数据共享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指挥监管体系。
构建基层网格体系,实现全面覆盖。坚持“全域覆盖、职责明确、一格多责、统筹装备”原则,以村级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河湖、林、田的地理布局等因素合理划分片区网格,整合巡河员、护林员、巡田员等工作职能,指定村级总长担任本村网格长,采用“村聘”方式选用村“两委”成员和高素质村民代表担任生态网格员,全面负责辖区河湖、农田、森林、草原、湿地等方面日常巡查和综合监管工作,实现全周期、全区域、全覆盖管理。投入300余万元为基层网格员购置专业化巡护装备,提高生态巡护质量和信息反馈效率。在县域南北分别打造1乡2村为“生态总长制”基层样板,组织周边乡村就近观摩学习,提升整体建设水平。
构建制度管理体系,实现有规可依。加强整体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研究,准确把握生态建设与“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权属关系、重大意义和内在联系,正视“三长制”独立运行过程中管理机制、人员配备、技术保障等方面交叉叠加、互不兼顾、缺乏统筹等现实问题,制发《饶河县“生态总长制”工作七项制度》,对会议、巡查、部门协作、督导检查、述职、考核等作出明确要求。出台《饶河县“生态总长制”任务分工和履职规范》,科学界定各级总长、总长办及基层网格职责分工,保证各司其职、不打乱仗。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档案,规范记载“生态总长制”体系制度建设、巡查巡护和问题整改等工作责任落实情况。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正向激励。坚持向基层治理要管护成效,采取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乡村两级总长和基层网格员履职实绩,乡级考核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基层网格员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补贴,考核优秀的再给予2000元奖励并在下一轮次优先选聘。持续加大综合生态保护宣传力度,发挥公众和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以口口相传、集中培训、宣传报道和有奖举报、“振兴超市”积分等方式,在普及“生态总长制”制度和工作体系的同时,让更多民众参与到生态管护上来,共同守护生态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