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幸福底色”
//shuangyashan.dbw.cn  2024-03-25 07:15:15

我市创新实施“生态总长制”纪实

首席记者 杨军

  “蓝天、碧水、净土”入画来,绘就绿色发展最美底色。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盯生态治理保护机构设置重复、组织体系各自封闭运行,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弊端,整合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和生态保护等制度资源,在全省率先推出“生态总长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湿系统问题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保障,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总长制”为特色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路径,为建好建强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双鸭山方案。

  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探索管护新模式

  全市选取饶河县作为实施“生态总长制”试点单位,为构建更加集约高效的生态管护模式提供宝贵经验。

  重构领导架构。饶河县成立了“生态总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生态总长制工作方案,落实县、乡、村三级生态总长121名,县级警长1人,乡级生态警长18人,村级(林场)基层网格员460余人。

  完善办公体系。设立了县、乡、村三级“生态总长制”办公室,实行“一长统筹、三长衔接、多长合一、上下联动”的办公运行机制,变多部门“单打独斗”为“一家统一”管理。

  搭建智能平台。投入700万元建设了“互联网+生态总长制”数字化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新建23套监测点位并与原农林水监测点完成汇聚接入,覆盖率提高至50%,重点河流的主要江段都已经覆盖,实现了多级协同、数据共享、一网统管的智能化指挥监管目标,走出一条边疆生态保护发展的新路径。

  整合网格体系。坚持“全域覆盖、职责明确、一格多责、统筹装备”原则,以村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河湖、林、田的地理布局等因素划分片区网格,整合巡河员、护林员、巡田员等工作职能,全面负责辖区河湖、农田、森林、草原、湿地等方面日常巡查和综合监管工作,实现全周期、全区域、全覆盖管理。

  以点带面、整体铺开——开创治理新局面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湿综合治理,全面推广实施“生态总长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湿系统问题共商、共治、共建、共享,构建起了更加集约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模式。 

  生态治理“一套班底”。坚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贯穿始终,由市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制定了双鸭山市“生态总长”工作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12月8日召开市级生态总长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林长、河湖长、田长及生态环境工作进行统一的要求和部署,建立起了多元统一、相辅相成、无缝衔接的制度体系。多长合一的生态总长机制推行后,将林长、河湖长、田长及生态环境职能调整优化为“一套班子”,设立市、县、乡、村四级“生态总长制”办公室。

  巡视管护“一巡多查”。全面建立生态环境“一巡多查”工作机制,将原有各“长”由2177人压减至797人,原有巡河、巡林、巡田叠加事项精简整合17项。坚持“全区域覆盖、全周期监管、全方位统筹”,以村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河湖、林、田的地理布局等因素划分片区网格,整合巡河员、护林员、巡田员等工作职能,推出一员专管、一巡多查、一体推进“多长”联动新模式。各级“生态总长”按“巡查、上报、交办、整改、销号”五步流程,一般问题立行立改,重大问题“逐级交办、闭环处置”,实现了各项工种、各道工序“流水线”作业,全面负责辖区河湖、农田、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巡查和综合监管工作,推进生态治理管护提标扩面、提质增效。同步建立了市、县、乡(镇)公安机关三级“警长”作战机制和“生态总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通过联合执法、案件移送、信息共享、集中会商的联动操作,大力提升了生态治理效能。

  信息共建“一个平台”。积极探索建设市级涉河(湖)、林草湿、黑土地管理信息查询共享通道,整合原有河、林、田3个系统数据,统一整合纳入全市“一网统管平台”,探索运用无人机巡护、视频监控、调度指挥中心等信息化平台,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搭建起多级协同、数据共享的智能化指挥监管体系,未来可实现“一张图、一套数”、巡视巡查“一张网、一点通”,资源情况即时掌握、环境治理即时调度、生态问题即时处置。

  生态保护“一个目标”。生态总长制实施以来,坚持以“林密、景美、河畅、水清、田净、粮丰、天朗、气爽”为目标,全力护绿、扎实治水、坚决保田。做好增绿、守绿、护绿的大文章,护好“一片青山”,完成造林绿化任务131亩,栽植各类苗木0.84万株,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常态化、系统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工作,加强水灾害防御,看好“一河碧水”,全年巡河5977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20个,河湖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管好“一方净土”,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保护黑土地的优良生产能力,确保黑土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

  点面结合、标本兼治——构建生态保护新常态

  今后,我市将继续坚持以“生态总长制”为抓手,切实履行好维护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为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总长制”,在“制”上做文章、在“治”上见成效,深化制度创新,完善运行机制,密切协作机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全域共治、标本兼治的合力。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落细工作责任、工作流程,完善联席会议、巡查检查、请示报告、提级办理等制度,常态化开展联合检查和专项检查,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全域共治、标本兼治的合力。

  建立考核体系。以“四个体系”为抓手,强化生态工作的监督奖惩,进一步明确工作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监督问责体系,合理动态设置考核指标,统筹对生态护林员、监管员、河湖管护员、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履职情况考核,科学构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营造良好氛围。加大生态环保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生态领域流动,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自觉意识,努力构建市级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生态环保治理新格局。 

  抓实重点工作。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力度,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着重推进2024年幸福河湖创建,完成6条创建任务。加快侵蚀沟治理进度,完成进度建设指标任务。打好水污染防治持久战,着重加强工农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从根源上解决水污染突出问题。落实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各项工作,加强流域日常监管,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