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琳
最近,太保老七一驴肉馆可谓喜事连连。其“老七一酱驴肉制作技艺”荣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市首家获此殊荣的老字号餐饮店。第四代传人李婧直播带货,成功引领了年货节销售风潮,老字号在互联网时代焕发了新活力。
谈起创业经历,这得从第四代传人李婧的太爷爷说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李婧的太爷爷在七一村贩卖牲口,但常常会遇到受伤的马或驴。一次,两位陕西驴贩在他家暂住期间,看到李家大哥为人善良,便将家族的驴肉制作秘方赠与了他。当时物资匮乏也筹买不到那么多种类的调料,老人索性就将东北的干猴头、干榛蘑、干山丁子等几样东北山货放到调料包里进行酱制,没想到酱出来的驴肉出奇地好吃。东北山货与传统调料相融合,酿出了别具风味的驴肉。一家老少也一直保持着自己配料做驴肉的传统。然而,由于当时物资匮乏,驴肉制作只限于过年过节之际,余下的则赠送给邻里或换取物品。
经过四代人的不懈坚持,太保老七一驴肉馆逐渐扩展至前餐饮店,后厂房、冷库、养殖基地,并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包饺子团队。这些团队成员多为60岁以上的村民,他们每天通过这份工作赚取不菲收入,为家乡经济增添了新动力。
李婧回村后,不但接过祖辈的手艺,还将年轻人的思维融入其中。她直播带货,线上销售塑封驴肉和速冻驴肉蒸饺,每天早上九点到中午十一点直播驴肉蒸饺的制作过程,现做现卖,十分受消费者的欢迎,粉丝流量节节攀升,也极大地带动了老字号的销售量。
李婧父亲笑着说,每天要宰杀一头驴,做驴肉蒸饺和酱驴肉邮寄到全国各地,最远的邮寄到广州、深圳的千里之外,旺季网络销售的业绩大大超过店面销售量,这都要得益于年轻人的新思维,他们更符合时代的需求。
今年春节前,为了支持地方老字号美食产品,市、区举办两次“年货节”选址在太保老七一驴肉馆,美术、文艺工作者下乡村走基层演出,政府搭台唱戏,全力宣传本土老字号品牌,在线观众过百万。黑龙江日报、双鸭山日报、双鸭山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等多家媒体,给予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让全国各地的人们了解到双鸭山“太保老七一驴肉”的美食产品。
时代在变迁,太保老七一驴肉馆从最初简单的驴肉饺子、酱驴肉,到如今熏酱、红烧、麻辣口味和驴血清羹等多种类,再到直播带货,他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前行。四代传人用初心和坚持,为美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李婧表示:“我传承的不仅是手艺,更是祖辈的精神。支持家乡经济建设,支持家乡餐饮文化品牌,为家乡做出一份贡献是我的荣幸。”太保老七一驴肉馆老字号的坚持和努力让更多人品味到了家乡的地道味道,也为地方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