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探析
//shuangyashan.dbw.cn  2023-11-09 07:56:12

市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 刘星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并明确了其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就其主要方面来讲,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并系统阐述的“十一个坚持”。“十一个坚持”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顶层设计,描绘了宏伟蓝图。“十一个坚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旗帜鲜明,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树立辩证思维和全局观念,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决定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守正创新,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一)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最大最重要的制度,经济社会越向前发展、矛盾风险挑战越多越复杂就越是要发挥法律制度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们就一定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在“三位一体”中密切关联。其中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既要分别推进又要统一协调、形成合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一体推进。

  三、尊法崇法,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一)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我国的法治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以宪法为宗旨。宪法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法治建设中的权威性是不可动摇的。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

  (二)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格局中,科学立法是前提条件,严格执法是关键环节,公正司法是重要任务,全民守法是基础工程。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三)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报告明确强调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我们党历来重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加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处理好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求。

  四、凝心聚力,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一)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履职,担当作为。要推进法治工作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二)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肩负着重要责任,他们是执行者和实践者,更是重要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将领导干部作为牵动全面依法治国工程的“牛鼻子”,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党的二十大又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