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资源、生态、社会成效“齐头并进”
//shuangyashan.dbw.cn  2023-07-12 06:33:53

  东北网双鸭山7月12日讯(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康赫之 见习记者 于博)近年来,通过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和立体式巡护模式等多种措施,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资源成效、生态成效和社会成效方面取得了“齐头并进”的良好效果。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距离宝清县城70公里。属于内陆沼泽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总面积2万公顷,地貌特征为“两草一水七分苇”,是二十世纪50年代开垦北大荒时幸存的一块原始沼泽地,也是三江平原上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原始湿地之一。

  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34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貉藻,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野大豆和莲;脊椎动物305种,其中鸟类23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玉带海雕等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鸳鸯、白尾鹞、鹊鹞、红脚隼等47种。保护区2000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9月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宝清县被授予“中国·白琵鹭之乡”称号。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湿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精心组织好湿地保护法学习贯彻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和湿地教育宣传活动20余次。先后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普法宣传单3万份,发放普法手册1万册,开展普法专题培训10次,教育群众近2万人次。全面实现以“制度”管人。

  认真做好湿地分级管理及湿地名录制度的落实。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七星河保护区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依法设立生态保护红线,并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同时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推进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规划了保护区未来发展建设道路,开展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深水区、浅水区、漫滩区等不同水域的建设及连通打造鱼类洄游通道,使得湿地鱼类数量得到有效恢复,鸟类食物资源得到补充;建设生境恢复岛屿5座,用以恢复本地植物,鸟类繁衍、休憩,项目修复湿地面积总计4179.5亩,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自然环境极大改善,大量鸟类在此觅食停歇。

  在保护区外围边界处设立界碑、界桩五百余个,进一步明确保护区边界,严格区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分界线,提升管护工作巡护调查规范性、高效性;创新管理手段,购置巡护车、巡护船、无人机等设施,改变了原有的人力巡护方式,实现“水陆空”立体式巡护模式,提升了巡护频率及质量,对重点区域、重点位置特别是敏感位置的实行时时监控,真正做到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用法治力量推动湿地保护法律法规落地生根。

  作为全国首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单位,保护区通过生计替代、社区共建、生态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等方式,多方调动市民参与湿地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先后开展了湿地保护修复项目、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管护能力提升项目、退耕地块植被恢复及监测项目、生态补水以及鸟类栖息地改造等。保护区2015年-2023年共退耕还湿12733.5亩,通过湿地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和效果十分明显。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七星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七星河保护区恢复的效果、湿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保护区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资源成效显著。保护区资源物种变得更加丰富,2017年发现被列入国际IUCN的濒危物种—貉藻,首次监测到貉藻,约5000株。由省内高等院校植物学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连续2年到保护区进行深入调查,监测貉藻数量已增加到2万余株,这标志着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特别好,生态环境非常优良。且每年迁徙的白额雁集群和鹤类集群也有所增加,白琵鹭集群每年达400只左右。

  生态成效显著。通过湿地生态修复,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是对湿地遗传基因库的修复重建。开展生态修复区域的土地类型在国土三调图斑已全部转变为湿地类型,在湿地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以国投项目资金和一般债券资金为主,采取自然恢复+人工恢复的模式,湿地生境得到了显著提升,形成了“一湖一岛一塘一海”水草丰茂、水鸟翔集的生态示范区。

  社会成效显著。以东强综合服务区为依托,以农副产品销售中心、民宿等为支撑,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带动作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服务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区,用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通过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保护区的稳定性和保护区管理水平,使其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提高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开展教学、科研、科普活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交流和合作,为子孙后代保留宝贵的三江平原原始湿地自然景观遗产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