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一片丹心沃碧野
//shuangyashan.dbw.cn  2023-01-18 08:07:32

——记饶河县小佳河镇杏树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牟春生

记者 杨启坤

  “杏树村位于饶河县北部距离县城73公里、小佳河镇20公里,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万亩,总户数280户641人,党员人数22名。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1户28人……”1月10日,双鸭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牟春生向记者介绍村里情况。

  2022年,驻村第一书记牟春生带领杏树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在乡村振兴画卷上书写“答卷”。
 

  广袤乡村寄托深厚情感

  “时老,这是为你买的轮椅,你来试一下……近日,牟春生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带着崭新的轮椅,来到杏树村90岁的脱贫户时庆莲家中。老人长年行动不便,生活自理困难。牟春生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时庆莲需更换轮椅,第一时间为其购买一台新轮椅。时庆莲的家属激动地说,“党的好政策呀!真是感谢党呀!我由衷的感激你们,感激扶贫干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从驻村的第一天起,牟春生就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和遍访,详细了解脱贫户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生产生活、子女就学、住房条件、具体困难等情况,为脱贫户打扫卫生30人次、帮脱贫户种地和干农活15天40余人次。自筹资金为90岁脱贫户时庆莲赠送轮椅,帮助脱贫户刘忠华协调住建局修缮房屋资金6000余元,为蜂农刘玉军销售蜂蜜1500余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串串数字撑起发展构架

  舍小家,为大家,这是每一位驻村第一书记都要面对的抉择。杏树村与牟春生的家距离近400公里,几个月才回一趟家。既然应战,目标便只有一个,就是不顾一切取得胜利。

  “走进了村里,驻村第一书记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必须沉下心俯下身,拿出‘绣花’功夫。”牟春生说。

  在牟春生看来,农村也许偏远闭塞,也许贫穷落后,但质朴广袤,充满温度。时间长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都与自己产生了无法割舍的情愫。一年来,他在谁家吃饭了,谁家生活最困难了,谁家的变化最大了,说起来都如数家珍。

  一年来,他组建8人保洁专业队伍,清理垃圾20余吨、边沟3000余延长米、堆积物30余处,清扫路面10余公里。种植花草5000余株、糖槭树400余株。在改厕工作中落实36户,共改厕66户。在汛期来临前,未雨绸缪清理河道、修缮堤坝近4公里,确保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数字的背后,饱含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所有驻村工作队员的心血汗水,承载着杏树村村民的急难愁盼,撑起了乡村由贫弱走向振兴的发展构架。
 

  乡村振兴托起美好生活

  “2022年,牟书记就鼓励带领我们村内留守妇女经营山货生意。利用微信、微博等营销手段销售山货和农副产品。杏树村的‘半边天’形成了固定的微商带货产业,24名妇女参与,人均增收8000元。2022年,村民采集山菜、采挖中草药和采集山珍增收10余万元。”村妇女主任介绍。

  一年来,牟春生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向县里争取资金。通过不懈努力,现已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拟建玉米烘干塔1座,按国投300万、村集体投100万、村民入股50万的方式进行建设,现场地已平整完毕,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这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还积极争取路灯100盏,已进项目库,2023年即可施工。

  一年来,牟春生带领驻村工作队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鼓励有志之士、致富能手、大学生回乡工作,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为乡村赋能。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目前,我们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极大改观,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乡村文明蔚然成风,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杏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佟学利说。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牟春生带领驻村工作队以朴素、实在的工作作风书写乡村故事,唱响牧歌田园的振兴篇章。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