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杨军
“打造和谐区域环境、宜居城乡环境、美丽生态环境、优质营商环境,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方台崭新篇章”……
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今年,四方台区从“四个环境”入手,推动区域吸引力有效提升,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打造和谐区域环境
四方台区从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入手,不断提升辖区平安指数,努力打造安全稳定和谐区域环境。
增强民生保障能力。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发挥救助体系作用,落实城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加快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做好智慧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全面补齐医疗、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短板,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防范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风险隐患排查预警、源头稳控和依法处置措施。强化煤矿、危化品、燃气、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稳妥处置化解重大风险。
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大数据+社区治理”,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加强法治四方台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集中力量化解信访案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反邪教等工作常态长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四方台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推动整洁优美城区建设。全面清理整治占道经营、广告乱贴乱挂、卫生死角等问题,推动生活垃圾文明收运、分类收运、日产日清。及时拆除残垣断壁、私搭乱建,规范集市经营秩序。加快推进腾迁净地步伐,推动城区绿化亮化,让城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群众生活更加方便舒心。
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加快城区供水、污水、排水管网改造,不断强化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大对老旧小区摸底改造,对居民反映的洼地积水、管线爆裂、停水停电等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严格执行城市供热条例,推进“冬病夏治”工程,持续提升供热质效。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实施通村路提质改造,完善“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供水、生活污水改造和边沟治理,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功能提升。统筹村民自治、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水平。加快推进区、镇、村公共文体均等化步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和谐氛围。
打造美丽生态环境
四方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树牢“两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管护力度。持续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责任制,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严惩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中央、省委生态环保督察为牵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燃煤、烟气、尾气、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和工业污染源整治。强化秸秆禁烧监管力度,加强城区空气质量监测。积极落实“双碳”目标,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打好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行动,坚决遏制河流“四乱”问题反弹。强化土壤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突出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白色垃圾治理,深入推进秸秆还田利用,持续改善提升土壤环境质量。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四方台区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各专班主体作用,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导、链条化问责,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
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全面提升“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效率,优化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落实行政许可清单制度。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惠企政策供给、兑现力度,推进奖补资金类惠企政策“免审即享”。做好“全天候”“全周期”“全链条”项目服务保障,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完善“诚信四方台”建设,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违法广告、虚假宣传等行为。坚持“新官理旧账”,建立“守信践诺”公示制度,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增强投资者信心。
营造法治营商环境。健全完善营商环境法治化制度体系,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整治水电热领域涉企违规收费行为,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城区优质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