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博
2023年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的承前启后之年。友谊县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县局场融合协同发展为路径,努力向“区域融合、产业振兴、繁荣富裕、幸福宜居”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友谊宏伟目标奋进。
稳运行、解难题,守牢经济发展基本盘
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双向发力稳政策。突出政策“早落实、稳落地”,进一步增强跟踪政策的盯劲、争取政策的韧劲,以时时为企、事事想企、处处助企的态度,努力让更多惠企利企政策快落地、见实效。千方百计保主体。全方位搭建银企对接、产销对接、用工对接等平台,最大限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轻装运营、有序生产,真正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狠抓投资促增长。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精准对接政策、资金,加大项目推进和谋划力度。优化招商政策,活化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用好产业招商图谱,为县域经济稳增长、快增长注入活力。
兴产业、促转型,积蓄赶超晋位新动能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奋力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坚持产业为本,加速转型升级步伐。立足友谊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着力建设“五大产业”。做强优质农产品加工产业。积极谋划和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开辟“人才绿色通道”,不断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做大人才总量,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坚持载体为要,优化拓宽发展空间。调整完善经开区发展规划,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统筹两个经开区管理,促进错位发展,增强经开区吸纳承载能力。
激活力、提效能,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动对标城市治理先进地区,以创促建、以建促管、以管提质,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建设绿色宜居城镇。抓好城关镇绿化现状调查,精准掌握申报标准和要求,盯紧目标、加快推进,有效提高城镇绿化率。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强化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坚持“打防管控建”并举,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社会安全网。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做实网格化管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良好道德风尚。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加快法治友谊建设,不断强化公正司法,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继续推进“八五”普法,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兜底线、暖民心,提高民生福祉含金量
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兜底意识,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将群众的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的幸福实景。提升就业创业水平。深入开展助企稳岗、就业创业等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高层次、紧缺型卫生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医疗救治设备设施,提高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更好满足友谊人民健康需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送文化下乡”活动覆盖范围,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责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绿色发展优势,让绿色成为友谊最鲜明的底色。
促改革、扩开放,释放振兴发展新活力
坚持深化改革不停顿、扩大开放不止步,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入做好域内农垦改革“后半篇文章”,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承接、落实和动态调整,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积极对接国际市场需求,鼓励外贸企业发展进出口业务,增加进出口份额。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创一流”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专班+首席服务员+领导联系”项目全程包保制度,全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清理整治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工作,健全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创建营商环境“友谊品牌”。
优机制、强共建,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
坚持区域“一盘棋”发展战略,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落实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大事共商、责任共担、发展共谋、稳定共促。加速推动乡村振兴。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牵动,持续发展“四个农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措施总体稳定。持续做好产业帮扶、稳岗就业、项目资金资产监管等重点工作,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