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硬指标”,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软实力”。我市从“两个环境”入手,推动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全面提升。
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落实“双碳”目标。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6.29%。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重点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安邦河、挠力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低于345天,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66.7%。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确保年度任务依限依规整改到位。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探索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和城市生态功能修复,推广宝清“翡翠湖”成功经验,让更多的环境“疮疤”变成生态“网红”,让“美丽多彩双鸭山”更惊艳更出彩。
坚持服务至上,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各专班的主体作用,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导、链条化问责,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效率,打造标准统一、智慧便利、协同联动、线上线下深入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做好“全天候”“全周期”“全链条”项目服务保障。打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落实行政许可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保障市场主体脱困。加大惠企政策供给、兑现力度,推进奖补资金类惠企政策“免审即享”。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深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开展水电气热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让企业放心经营、安心生产。打造崇德守信的人文环境。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双鸭山”,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违法广告、虚假宣传等行为。坚持“新官理旧账”,建立“守信践诺”公示制度,监督治理招商引资政策不兑现落实和政府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行为,增强投资者信心,把“投资争过山海关,兴业首选双鸭山”的招牌叫响擦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