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尖山区: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创新机制抓党建
//shuangyashan.dbw.cn  2022-11-16 09:20:05

  东北网双鸭山11月16日讯(记者 李莹莹 首席记者 杨军)连日来,尖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及落实市委“双五行动”,创新“融合式党建”工作法,加强顶层设计,抓好结对帮扶,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推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融合联动”抓统筹,推进“两个覆盖”。聚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专班,区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研究部署落实。区委组织部紧密结合尖山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模式、组织形态、运行方式、劳动关系等方面实际,制定《关于开展“凝‘新’聚力党建赋能”行动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破解群体数量庞大、人员分布散乱等方面难题。扎实开展摸底、组建、管理工作,开展“集中排查组建攻坚月”行动,联合乡、街道、行管部门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地毯式”摸排。对于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新业态企业进行“量体裁衣”,采取选派建、联合建、区域建等方式,实现应建尽建、应联尽联。为巩固拓展基层党建“三铸工程”成果,制定《关于打造区域融合党建联盟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党建联盟签约仪式,与双矿、税务、林业、国电、工商银行等企业签订《区域融合党建联盟品牌协议书》。目前,尖山区已成立“两新”党组织159个,覆盖企业356家;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企业,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开展了“凝‘新’聚力党建赋能”行动,区委为22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授旗。

  “融合共建”抓帮扶,打造服务矩阵。通过帮建共建和党建联盟,不仅促使辖区内的“两新”企业党建工作走深走实,还与双矿、税务等企业和单位联盟对接,区内47家基层党组织(34个社区+13个行政村)与47家企业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形成党建工作区域全覆盖的态势。建立“凝‘新’聚力”企业微信群、“凝‘新’聚力”帮建支部群等线上平台,采取“一对一”帮建、联建、合建模式,帮助企业组建党组织增强凝聚力、引领力、向心力,切实将“两新”党组织打造成为优秀的“红色阵地”。尖山区党群支部引领大世界百货有限公司创建“五美阵地”,通过支部带动,企业发扬品牌力量;富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引领森远木业党支部,创建“爱心阵地”使企业文化与党建引领相结合,开展了爱心公益活动捐款助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慰问防疫工作者等相关工作。通过打造“红色阵地”,以党建为引领与企业文化不仅在思想上相互碰撞,还促进了阵地企业党员党性与能力素质双提升,按照党的二十大工作要求,开启了红色引领新路径,“红色阵地”吸纳更多“两新”群体积极加入党组织,实现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两促进、两不误。

  “融合提质”抓成效,创新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新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社会治理中发光发热,将服务对象变成真正的治理力量。“特创新”打造亮点企业4处,打造“金牌红色物业”金硕物业党支部,企业党组织组建后开展了党员义务献血、党员包楼等特色党建项目;打造尚善居配餐公司党支部,企业开展党员配送“精品餐”,助力党建显“真味”、“特色餐”助力党建提“鲜味”,企业还为贫困学生免费配送爱心餐等活动。在街道、社区服务场所附近设置“暖心驿站”7处,为快递、外卖、配餐等行业企业工作者提供取暖、遮阳、供水等便利服务,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建立“党员先锋岗”、组建青年突击队等举措,有效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的“民情前哨”,城市安全的“流动探头”,城市文明的“公益使者”,逐步形成“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尖山基层治理新格局。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