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shuangyashan.dbw.cn  2021-07-09 05:18:12

  东北网双鸭山7月9日讯(记者 张冰)6月29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双鸭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举行保障与改善民生专场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局长赵红进行新闻主旨发布。

  近年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工作重点,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2264户,71991人;农村低保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500元提高到4395元,年人均补差由1837元每人年提高到2352元每人年,实现了十四连增。全面建立了特困供养制度,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低保年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3家单位共享信息数据,提高了低保、特困对象认定精准性。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1445户2536人、纳入特困供养人员133人,临时救助建档立卡人员1035人次,社会救助兜底占比达86.8%。

  养老事业稳步推进

  成功申报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按照“六统一”高标准配置硬件设施,建设综合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3个。在2019年中期民政部验收结果中,全国36个试点城市排名第五,获得优秀等次。共出台激励养老服务发展相关政策3部,扶持养老机构57家,推进公建民营机构2家,新建福泽康年、集星等大型综合养老机构12个。落实高龄津贴5330人,贫困家庭失能半失能补贴1143人。实施福利院质量提升改造工程,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全部满足。全市新建和改造“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床位5000张,开办养老人才培训10期,培训管理人员150人次,服务人员获得结业证350人。

  社会福利有序施行

  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实现了残疾人福利补贴大数据管理。全市各类慈善组织拥有会员927个。2016年《慈善法》施行以来,开展困难救助、捐资助学、公益建设和救灾抗疫等活动23次,树立全国慈善典型1个,募集善款物资合计人民币2798.48万元,帮扶群众101041人次,涌现出“中国好司机”英雄人物孙刚。五年来共销售福利彩票5.13亿元,募集各级公益金4742万元。

  基层政权建设加强

  出台了《双鸭山市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坚持工作重心向公共服务转移,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依托沉陷区、棚户区改造和新、改、扩建小区以及新农村建设,建有社区综合用房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示范社区23个,500-1000平方米精品社区26个、300-500平方米达标社区23个。全市415个村启动了农村社区建设,加快了社区民主自治进程。为415个行政村,116个城市社区统一颁发了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明确了村(居)民委员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资格。加强了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提升村(居)民委员会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市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事务全面发展

  殡葬领域实行“六公开”制度,逐步建立惠民殡葬制度,将惠民殡葬与精准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有机结合,解决群众丧葬难的问题。全市共办理国内结婚登记38033对,离婚登记25878对,补领婚姻登记19270对,登记率、合格率达到100%。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建设地名数据库并与国家地名信息平台实现了联网。出版了《双鸭山市行政区划图》,完成了《国家标准地名词典》(双鸭山部分)的词目排序表和释文的编撰工作。命名了87个地名实体。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实行网上审批,登记证书采取自取或邮寄的方式送达,方便群众办事,全市共注册志愿者122922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96个。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全市民政系统还将继续做好为民服务各项工作。推进全市社会工作站建设;组织志愿者招募和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建。真正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宗旨。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