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学党史守初心 办实事得民心
//shuangyashan.dbw.cn  2021-04-30 05:11:35

——我市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办好“开门一件事”见闻

记者 杨昕宇 韩庆权 王博 首席记者 杨军

  省委书记、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张庆伟强调,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以知促行,把“学”和“做”紧密结合起来,压实责任办实事,上下联动办实事,转变作风办实事,推动民生实事向纵深发展,把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解决到位。

  市委书记、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邵国强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立足“三重一大”,即深刻领会重大意义,紧密结合重要任务,牢牢把握重点要求,确保实现大的改变;坚持“三学三用”,即深学、悟学、带学,用心、用功、用情。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赤诚的家乡情怀和忘我的奋斗精神投入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来。

  按照省市委的安排部署和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我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创新谋划载体,结合基层实际和民需民盼,组织引领全市村(社区)“两委”新班子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靶向,办好“开门一件事”,当好发展“引路人”、难题“攻坚人”、群众“贴心人”和矛盾“化解人”。

  4月25日这天上午,在集贤县太平镇太兴村脱贫户艾国军家,村“两委”成员帮艾国军在园子里扣起暖棚,种上了小毛葱。手上忙活着,嘴里聊着艾国军家庭院经济怎么发展,脱贫之后怎么增收的话题;

  同一时间,太兴村二组的街道上,钩机、铲车呼应轰鸣,清理边沟,趟平、压实沙石料,沿街涉及的二十多户村民纷纷响应,拿锹动镐,投工投劳,共同整治门前的人居环境。

  “第一把火就是在太兴村全面开展清洁卫生运动,搬了旱厕,拆了草堆,村庄的粪堆没有了;第二把火是村干部在村里全面清淤整治道路,几十年的烂泥道变成了砂石路,修起了排水沟;第三把火就是带动村民致富,动员大家伙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还不声不响地为村民争取来一千多亩的轮作补贴。”集贤县太平镇太兴村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江井林激动地说。

  太兴村新一届村“两委”成立之后“开门一件事”中的种种举措和成效,在村民心中树起新形象,赢得了民心。这也是我市村(社区)“两委”新班子办好“开门一件事”活动的一个缩影。

  办好一件实事,就暖了一片民心;破解一个难题,就解了一份民忧。

  学党史见行动。当前,我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一批思想政治好、道德品行好、引领发展能力强、依法治理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人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把握“两委”换届机遇,树立鲜明导向,推进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迅速进入实干模式,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市开展村(社区)“两委”新班子办好“开门一件事”活动。

  活动启动以来,市委常委同志深入村(社区)党建联系点,指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县(区)主要负责人带队有关领导干部下沉基层,推动新班子办好“开门一件事”活动见真章、见实效;四县四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行动起来,制定方案,完善机制,推动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齐心为民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

  全市村(社区)“两委”新班子闻令而动,俯下身子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建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找准找实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具体项目并建档立卡,为立行立改、应改尽改夯实基础。踏踏实实地解决了积压多年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认真真地谋划出一大批从脱贫攻坚“转型”乡村振兴的产业项目。饶河县村(社区)“两委”新班子采取逐户走访、调查研究、座谈访谈、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网络征询、社区“微心愿”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诉求,梳理分类后列出备选项目简介、实施方案、完成时限等,组织各界代表共商共议,为群众需求精准号脉,定出本村(社区)“开门一件事”。

  友谊县各村(社区)“两委”新班子,在村(社区)发展的要事、基层治理的难事、群众关注的实事中寻找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在所辖区域内建立网格包保制度,以各村(社区)主要领导为网格负责人,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组织体系,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翻耕机不着火了,地整了一半正着急呢!”4月26日下午,友谊县东建乡永林村村民孙喜军的“小四轮”在农田作业时出现故障,他赶忙找出手机打了一个求援电话。不到十分钟,党员志愿者、农机技术员邱少军就赶来了现场。一通忙活,故障排除了,“小四轮”又欢叫起来。“来得太及时了,要不我得回县里找修理工,这一个来回,小半天儿就过去了,这天还要来雨,不知得耽误几天活呢。”孙喜军拉着邱少军的手,对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上门”救急竖起了大拇指。

  亮出精气神、办好民生事、赢得好口碑。为切实解决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市村(社区)“两委”新班子拿出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采取项目化推进方式,倒排工期,能办的马上办、能改的抓紧改,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新气象、看到了新变化、得到了真实惠。

  宝清县建设村“两委”班子自筹资金50余万元,出动铲车、钩机、运料车260余台次,利用20天时间修田间路6公里,确保村民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岭东区东明社区“两委”新班子在社区建起“心愿墙”,组建了100人的点亮“微心愿”志愿者服务队伍,广泛收集社区居民心愿,志愿服务帮助居民解难题,居民社区生活的幸福感迅速提升。通达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刘丽秋表示,做民心事,让“居民微心愿”化解居民心头的难事儿,让“幸福楼院”“幸福楼门”“幸福社区”给予居民幸福生活。

  四方台区太保镇双丰村“两委”新班子与中国科技开发院务实沟通对接,寻求合作,积极推动产业兴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友谊镇百兴社区新“两委”班子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了百兴社区便民理疗室,把免费理疗服务搬到了居民家门口;为小区居民自然聚集地点安装排椅、设立便民服务驿站,切实解决了遛弯老人无处休息的问题,赢得了居民的点赞。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刚一上任就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移风易俗等各个方面,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行社区“两变三化”、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推动“五方共议”联动服务机制精准服务居民等方面,把办实事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田野春潮涌,实干正当时。如何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以及发展优势,实现社区发展乡村振兴的目标?集贤县福利镇东发村“两委”班子听民意、纳良言、集群智,迅速厘清了“在已有的脱贫产业项目——绿色果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上,继续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打造城市菜园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升昌镇治安村党支部书记杨吉权确定了种植结构优化的产业思路,主动与吉林客商对接,带头在村里种植订单高粱1000余亩,用示范作用带动村民增收。

  “发动和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运用集体合作社机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强环境建设、开展困难村民帮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这些是宝山区七星镇宝山村新“两委”的“开门一件事”。村主任、党员段忠成说,村“两委”新班子上任后,目前已梳理出20件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问题,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是头一件大事儿。

  饶河县大通河乡永明村的达林辣椒酱菜厂自2016年建厂后,缺少流动资金一直未能正式运营,新一届村党组织产生后,帮助企业申请到300万元贷款,让企业顺利投产。同时还抓住种植原料辣椒契机,成功发动13户村民订单种植辣椒15亩,预计户均年增收4000元。

  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让老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对增收致富、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盼头。

  聚焦民生,化解百姓急难愁盼,问需于民抓细抓小,服务为民抓紧抓实、永久惠民抓常抓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461个行政村、103个社区的“两委”新班子用“上任即出征,实干兑承诺,服务不断档,践诺零时差”的饱满热情和实干精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94件,通过实际行动亮出了新班子的精气神,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