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18日讯(记者 安丽)什么是春节?归家的游子会说:“春节是两鬓斑白的父母,站在路口眺望远方期盼的眼神”;无忧的孩子会说:“春节是母亲的一桌年夜饭,还有绚烂于天际的朵朵烟花”。春节是团聚,是陪伴,是幸福。那什么是移民管理警察的春节呢?移民管理警察的春节就是边境一线的巡逻防控,是重点场所的值班备勤,是穿着“藏青蓝”吃着年夜饭,是准备随时出警的日常。
2319公里,是双鸭山到山东荣成的距离,也是于康乐回家的路程。今年24岁的于康乐是双鸭山边境管理支队西林子边境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已经几年没回家过春节的他,本打算今年回家陪父母过一个团圆年,然而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他毅然选择就地过年,坚守岗位。“虽然不能回家陪父母过年会有些失落,但是疫情防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年我要留下来过年,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于康乐一脸坚定地说。
有些人的归途,变成逆行坚守;有些人的团聚,变成就地过年。26岁的孙文杰是大岱边境检查站的民警,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春节留在工作地,坚守驻扎在辖区的大街小巷。他的老家在吉林省吉林市,今年只能让姐姐陪父母过春节,视频电话里嘱咐姐姐一定照顾好父母,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守护一方平安,是孙文杰这个春节最大的快乐。
“虽然不能回乡团圆,但是领导和战友给我的关怀让我感到家人一般温暖,今年我和战友们一起过大年。”22岁的大岱边境检查站民警于嘉伟老家在山东烟台,作为独生子女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都化作了坚守岗位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家国情怀,当你亲身走在巡边路上,才能强烈地感到你的生命与祖国是紧紧相连的,自己的一切都是伟大祖国赋予的!”这是今年40岁的通江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李峰巡边后的肺腑之言。在冰雪覆盖的乌苏里江畔,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足迹,是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戍守边关、用脚步丈量祖国防线、用行动默默践行入警的铮铮誓言。
春节,本是大多数人的休息日,但在这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双鸭山边境管理支队112名民警选择就地过年、坚守岗位,他们用责任和担当,支撑起岁月静好的坚实与厚重,守护着普天同庆的喜悦与幸福。
“为了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我们支队很多民警都选择就地过年,他们放弃团圆,舍小家为大家。支队所属民警积极协助配合当地政府、卫生院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始终坚守在卡点执勤工作一线,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逢车必查,逢人必检,耐心劝返走亲访友的群众。今后,我们仍将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为百姓服好务。”双鸭山边境管理支队支队长李全海对记者说道。
从选择这条路开始,他们就面临着聚少离多,但却从未放弃。虽然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但移民警察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过年,他们说,没有警情,大家都平平安安,就是最好的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