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市城市建设交出新答卷
记者 杨军 记者 韩庆权 见习记者 李莹莹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片片绿化区域绿意盎然,一个个美丽的城市公园,成为双鸭山对外宣传的新名片……
“十三五”期间,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让双鸭山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精彩的跨越。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得到完善、城市内涵不断丰富、城市实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居住环境越来越好、生活品质快速提升、幸福指数节节攀高……
市委市政府致力于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先后实施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城乡建设重点工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市城市建设发展谱写出了华美的乐章,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A
核心词:城乡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夜幕下的双鸭山,是灯火辉煌的景象。安邦河河面波光粼粼,两岸鲜花与亮化灯带的装扮下,尽展城市的魅力;整洁的街巷,繁华的商超,街景中展现着人来人往;广场上的霓虹灯在音乐声中闪烁,纵然是寒冬时节,各个广场上依旧能够看到人们伴歌起舞、休闲娱乐的场景。
从民生角度出发,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全力解决棚改回迁安置久拖不决问题,完成回迁安置12212户,拆扒14587户,腾空土地537.1万平方米,既改善了百姓居住条件,又为发展预留了空间。
自2016年起率先推进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三年间共投入资金1.28亿元,对尖山区127个老旧小区、983栋住宅楼进行初步改造,建筑面积560余万平方米,惠及居民7.6万余户。
2019年,国家开始大力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至今,全市共计改造老旧小区147个、386栋楼215.6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4亿元,惠及居民22055户,其中2020年改造老旧小区89个、267栋楼146.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4万户。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圆满收官。改造农村危房11279户,清理农村破旧房屋和残垣断壁12.2万平方米。
实施“五项革命”,完成集贤、宝清、饶河水源地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415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8.9%;新建农村室内厕所4888座,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以提高绿化总量、提升管理水平为主线,建立绿化长效管护机制,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2016年至2020年,全市新增绿地面积50.23公顷。同时,进一步加大市政设施管护力度,设施完好率95%以上,亮灯率达98%。
B
核心词: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集当公路尖山至宝山段、宝山至宝清段等公路竣工通车,构建了纵贯全市内通外联的一级公路网。牡佳高铁客运专线双鸭山段钢轨铺设顺利贯通,全市即将步入高铁时代。
全市新建改造市政道路169条,总计118.6公里186.7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新建改造市政道路42条,47公里45.6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巷道89条7.7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8处20088平方米、广场3座39152平方米、云峰山市民公园1座5600平方米;建设路、中心站跨铁立交桥建成通车,打通了南北城区的交通循环,极大程度解决了交通拥堵现状,缓解了交通压力,为百姓出行提供了便利;高铁配套工程的开工建设,为双鸭山高铁西站明年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市民出行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为百姓休闲锻炼提供了舒适的优美环境。
C
核心词: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
供水、供热、供气、排污改造齐步走,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双鸭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
寒葱沟净水厂投入使用,供水能力增加了6万吨/日;将原弘烨公司供水管网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相连接,彻底取缔了矿井疏干水;2016年9月实现了主城区24小时不间断供水,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8%。同时全市新建改造供水管网251.8公里。
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及区域大型锅炉房集中供热工作,全面取缔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供暖,将供热面积集中并入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房供热区域,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8%以上,全市共新建改造供热管网437.54公里。
主城区进入清洁燃气时代。历时三年的9.2万户天然气置换工作全面完成,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12公里,市区燃气普及率达到77.9%。
加大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强化环境保护力度。我市所有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均提升至一级A,污水处理率达到95%;同时新建再生水厂一座,开始了城市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确定尖山区双胜村为试点村,完成污水管网建设任务11.45公里。全市新建改造城市污雨水管网298.6公里,主城区已实现雨污分流。
全面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完成了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整改任务的29处存量垃圾治理工作,完成了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全市415个行政村和900余家公共机构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共计投放生活垃圾分类桶5000余个。与浙江伟明集团进行PPP合作,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依托此项目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全市415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实效,达到了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的整改要求。
城市公用事业的大力发展,改善了居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全市人民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D
核心词:城市内涵不断提升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足迹,见证着“十三五”期间双鸭山城市的发展变迁。巨大的变化已经惠及到我市每个人的生活,并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伴随着“十四五”的到来,双鸭山将继续实现精彩的跨越,在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的同时,为双鸭山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提升城市功能,服务民生需求。从城市的建设到管理,都注重体现人文关怀,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和城乡的成果。城市建设有序、安全,城镇乡村干净、整洁,加大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力度,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使城市融入碧水蓝天、山清水秀的生态氛围中。
配套产业项目,助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紧紧围绕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建设,实现道路、绿化、供水、供热、供气、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全力跟进、适度超前,依规划、定计划、按步骤地组织大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打造城建精品,提升城市内涵。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地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使城市个性鲜明、底蕴深厚、更适宜人居创业。更多地注入文化元素,在提高城市文化含量上下功夫,不仅要件件是精品,更要处处有文化,营造集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城市形象。
浓墨重彩绘新景。展望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双鸭山必会以前所未有的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描绘出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蓝图、迈向城市发展的新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