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服务水平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双鸭山市营商局主动作为,发挥职能作用,近日组成工作组深入市市民服务中心、社保、公安交管、税务等7个政务服务办事大厅进行实地督查,督促各大厅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切实做到“防控不松、标准不降、服务不减”。自今年2月至今,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通过网上和电话预约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共计13.4万件,为全面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提供有力保障。
一、落实“五化”,确保群众办事安全
一是防控措施制度化。总结运用好疫情防控经验,确保政务服务“不打烊”,市营商环境局及时下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做好复工复产政务服务保障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政务服务大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防疫任务分工,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充实政务服务大厅疫情防控工作力量。同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细化四级响应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办事群众分流科学化。根据现场人员数量,科学分流引导,设置1米警戒线,确保人员间隔距离不小于1米。办事人员较多、人流量较大的市市民服务中心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大厅封闭多余通道,实行出入口分离,有效减少办事人员出入相互接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划定户外预约等候区,按照交管业务设置间隔1米候等坐席区,市民服务中心设置S型隔离带排队引导区,配备等候区遮阳棚,保证办事群众不发生拥堵前提下有序进入大厅。三是进厅管控严格化。全市各大厅均严格执行来厅办事人员测温、扫码、戴口罩防疫“三宝”,人员出示“绿码”、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对不便使用我省健康码的可由家人代为申领、代为出示。市市民服务中心、市税务局尖山分局办税大厅购置了前端人脸识别+自动测温一体机,采用非接触式测温方式,实现了检测人员与检测对象的物理隔离,降低工作人员感染风险;市市民服务中心设置暂时隔离区,对体温异常及扫码异常的办事人员立即引导至暂时隔离区进行检测问询,并联系防疫指挥中心处置。四是防护消杀日常化。各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在接待办事人员时坚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开展服务,与办事群众保持安全距离。各大厅均采取了全区域、全覆盖、无死角消毒消杀措施,建立了全天消毒消杀登记制度,定时对办公区、会议室、卫生间等各个公共卫生区域进行人工喷洒消杀,对电梯、办公桌面、各类自助服务设备和便民设施等人员接触较多的部位随时进行酒精擦拭,坚持早晚通风,及时通风,并根据人员密集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五是窗口服务暂时隔离化。在疫情完全结束前,全市各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设置“安全间隔一米线”,通过工作人员和警示标志,提醒办事群众保持一米以上间隔。市税务局尖山分局办税大厅、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等单位暂时采取封闭式隔离窗口,在窗口外配备高拍仪、自助填单打印机等设备,减少纸质材料窗口频繁交接,避免工作人员与办事人员双方接触,有效隔绝飞沫传播,做到“只隔离病毒,不隔离服务”。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未出现一起感染病例,未出现一例疑似病例。
二、推行“四办”,实现多种渠道办理
一是引导群众网上办。积极引导群众对可以在网上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网上申报。现场设置《网上办理须知》宣传板、LED滚动屏详细介绍双鸭山市政务服务网以及“双营通”微信公众号网上办理事项操作流程,指导群众熟悉网上操作,提高群众对网上办事的认知度。据统计,自2月初至5月末,全市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5268件,网上办理事项同比去年提升17%。二是广泛推行预约办。市市民服务中心、税务、公安、公积金等大厅设立业务办理预约电话,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部门微信公众号、印刷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向全社会公布。同时应用“双营通”微信公众号、双鸭山市政府服务网同步受理预约,采取即来即办、即办即走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在大厅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汇总统计多种渠道方式预约数量,根据实际接待能力合理安排预约时间,保障群众办事不跑空。其中,市市民服务中心及进驻各窗口部门共设置预约电话27部。据统计,2月初以来,累计接听企业群众来电8万多次,其中业务咨询34432件,通过电话办理事项23556件。三是全面开展邮寄办。全市各级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协调邮政部门进驻,开展邮递办理政务服务业务,深度融合邮政物流系统,以邮递人员跑腿代替办事群众跑腿,为办事群众在事项申报时提供上门取件、结果送达等服务,确保企业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办理相关政务服务。四是简易事项自助办。配备了政务服务一体机、自助网报机等自助办理设备,可实现个人征信查询、交通罚款缴纳、社保卡补办改密等事项自助终端办理。其中,市税务系统完成包括9个办税服务厅、1个24小时税银自助服务厅等共计26个自助办税网点的网络布局,办事群众可以在“自助终端设备”上得到音频、视频、远程桌面操作的三个维度的同步辅导,复杂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后台远程一机双屏界面协助办事群众操作,实现自助办理审批。
三、设立“三专”,提供专项特色服务
一是开设复产复工专窗。为重大重点项目和各中小微企业开设复工复产专窗,全面执行“承诺即开工”和审批信用承诺制。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实施统一受理申请,一次性收取材料,限时办结;在工程建设项目受理区设置会议桌,多部门现场联合受理、审批,提高工改项目审批效率。在企业商事登记区设置自助终端设备,快速完成企业缴税等业务。二是开辟紧急绿色专区。开设紧急事项“绿色专区”,为重点建设项目、弱势群体、急于离双人员等企业和群众提供领办、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增加帮办代办事项,充实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建立各办事大厅高效协作联动机制,优化帮办代办服务承接、结果转交等流程,实行特事特办、专人专办,有效减少企业群众办事跑路次数,降低人员流动频次。三是配备首席服务专员。建立了复工复产首席服务员工作机制,为市县两级涉及各类市场主体复产复工配备首席服务专员,在工作时间内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复工复产咨询、办理业务、答疑解惑,做好各类优惠政策解读,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提供“一对一”服务。目前,已配备市级涉及复工复产主管及相关行政审批单位32名首席服务专员,并与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复工复产服务专窗进行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