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饶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小”护士关羽培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重大斗争当中,众多“95后”“00后”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的勇敢与坚强、责任和担当。”关羽培是饶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的一名“小”护士,96年出生的她因为年龄小、个子小,大家都叫她“小蘑菇”。连日来,作为饶河县人民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直面疫情防控工作,她觉得自己这朵“小蘑菇”长大了。
报名后才告诉姥姥和妈妈
关羽培在医院的组织下系统学习了新冠病毒肺炎知识。了解到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扩散以及全国抗击疫情的严峻形势。因此,在自愿支援武汉报名时,关羽培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关羽培也渴望成为“逆行者”中的一员,没能被选中。在听说院内隔离病房需要医务人员时,关羽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如愿以偿的参加到医院隔离病房的日常工作中。
直到进入隔离病房的前一天,才告诉姥姥和妈妈,关羽培接下来所要面对的危险。姥姥听了以后不住地掉眼泪,不停地劝说她病毒有多可怕,妈妈也难得冲她发了脾气。作为从小被家里宠大的独生子女,关羽培明白家人希望她远离病毒和危险。
她说“作为一名护士,从选择这个职业的那天起,我就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在这样的时刻,我更不能退缩”经过关羽培的细心开导,家人们也终于明白了她的想法,支持她的决定。
最美青春在抗疫一线绽放
进入隔离病房后,关羽培才体会到实际的工作比想象的更加复杂和繁重。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一套防护物资穿戴下来最少需要将近半个小时。将口罩、帽子、手套、隔离服、防护服、防护靴层层穿戴严实后,身上已经是大汗淋漓。
为了合理分配人员,关羽培参加的隔离病房工作七天一轮换,在这期间吃住都要在医院,护理工作的高强度高风险,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紧张,丝毫不敢麻痹大意。长时间的佩戴护目镜、口罩、帽子,她的脸颊和鼻梁都留下了一道道压痕。而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久了,就会让人感觉胸闷、头疼、恶心,浑身大汗,甚至喘不上气。因此关羽培和病区内的同事们平均五六个小时就需要交替进入病区。
四层的手套防护,使关羽培操作时的双手变得笨拙迟钝,必须凭耐心和经验去完成操作。护目镜因为呼吸而被挂满雾气,她只能深深的吸一口气憋住后,去完成每一步操作。如此反复下来,经常感觉大脑缺氧、头晕目眩。每天数十次的洗手消毒,她的双手早已布满了猩红的裂口。为了防止污染,每次进入病区都尽量选择不穿袜子,一整天下来脚趾被冻得又红又肿。
每天工作之余,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关羽培都要惯例性的给他们发起视频聊天。当母亲看到她深陷的眼眶和满脸的勒痕,眼泪瞬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落下来,她只能不停的劝慰妈妈,作为抗击病毒的一线人员,我们得到了全院上下最大的关怀和照顾。“院长毕庶德每天都亲自过问我们想吃什么,安排食堂变着花样的给我们做饭菜。郭副院长为我们买了最喜欢的“零食”,护理部也定时为我们送来生活物品,作为直面病毒的一线人员,我们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关羽培说。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顶天立地映彩霞。”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关羽培和她的战友们全情投入、奉献自我,用坚强与刚毅,诠释着美好的青春芳华。
张赛记者杨启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