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石街
//shuangyashan.dbw.cn  2019-12-10 08:50:51

程胜利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留下岁月痕迹,有些存于原生态的大自然之中,有些存放在博物馆或加以保护,让人们敬仰观瞻,还有一些存藏在不被发掘和认知的领域。对历史文化遗迹的发掘和保护可见社会文明的程度,可见社会对历史及前人的尊重态度,越是尊重历史和前人的社会文明,越是注重历史文化遗迹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发掘和保护与社会文明进步成正比。

  石街(stone street),顾名思义,由各种各类多纹多彩多边多型,光面细腻板面粗糙软硬不同的石头,横放竖卧铺垫而成的城镇商埠道路,统称石街。我们通常所说的石头(stone),与英文stone的发音近似,看来世界上的石头都尊姓石,大名头,名副其实的一家亲。因此,不难看出人类进化,无论是取火或是狩猎都是以石头为首选和创造工具,石器时代的存在可以充分地说明,石头伴随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的作用无论在远古或是当今都不可或缺。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石头建筑风格凝聚了人类诸多美学智慧。值此,作者不敢妄论,仅就石街的见识,见闻,见解,浅谈随想。

  做海员时,我到过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城,有机会参观亚历山大的石头城区,那里的房子是花岗岩粗面大石头砌筑,在三四层或四五层楼高之间,住在石头房里的大多数是穷苦的人们,生活在远古的状态。行走在石头城,到处都是花岗岩铺垫的石街,因为年代久远,石头已经磨光,石街中心磨得更显光滑。这些花岗岩石头饱经风吹雨淋,日晒月蚀,给它的面目披上一层幽暗墨色。可以想象,石街由幼年鲜亮,中年青涩,老年烁光,让你感受石城的历史沧桑,感受埃及人民的建筑智慧,感受尼罗河文化的沉淀,感受生活在不同状态人们的创造力。

  去过丽江的人们都会记得丽江商埠长廊的石街小镇,纵横交错的石街,别具风格,天然五彩石如同魔幻般地吸引着游客们探寻古镇幽秘的目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悠闲自在地听着具有丽江民族特色的悠扬乐曲,享用精心烹制的地方传统美食,穿流在商埠各具民族特色琳琅满目的店铺,选购各类艺术文玩及旅游纪念品。游客们踩踏着五彩石,脚板与石头的接触感受软与硬的熨帖随和,身心感应舒适畅爽,穿行的人们兴致勃勃,情趣盎然,流连忘返。

  难忘我的家乡双鸭山市,一座初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的煤矿城市。六十年代初,兴建一些各具特色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当年由大约30厘米长,15厘米宽的花岗岩铺衬的新兴大街是一道极具山城特色的石街风景线。从北到南的石街两边著多建筑依次有多功能的体育馆、市人委办公大楼、国营第一百货商店、国营双鸭山旅社、矿区工会的矿工俱乐部、矿务局运输处造型别致的飞机大楼。

  那个年代,笔直宽阔的新兴大街,从南到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花岗岩铺衬的石街呈鱼脊型整齐排列,颇具匠心。由于城市建设落后,其它道路多为沙土铺垫,机动车、畜力车行走带来的沙土在新兴大街上飞扬。尤其春秋两季的大风狂吹,带起沙土遮盖石街的本来面目,只有在一场大雨淋洒冲刷下,才可见石街清新的花岗岩灰白颗粒相间的美妙石头纹理。冬天的时候,温度极低,人们穿着冻硬的棉鞋走在光滑的石街上不能大步迈进,只能十分小心地挪步前行,机动车辆慢速行驶,时常出现打滑放横现象。

  随着后期城市建设的发展,街区道路状况得到改善,新兴大街的尘土减少,石街的面目洁净起来,人们走在石街上感受山城的文化,觉得她在沧桑中悄然变化,越来越焕发出山城的魅力和美丽。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市开始改造新兴大街,打造大平板花岗岩铺就的新兴大街中段商业步行街,为改革开放中的双鸭山煤城带来商埠重镇的气息和味道,让山城人民眼前为之一亮,赞赏和欣赏这一商业街改造后的靓丽景观。但是,几年以后由于商业街占据市内的主要交通干道,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不得不取消步行街,恢复原有商业区交通模式。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求,对城市文化的积淀,城市历史遗迹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管理和被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有法制和法律提供保证,使城市建设规划蓝图具有可持续性,随着社会的文明提高和法制进程,历史文化遗迹才会得以延续和留存,更好地承载城市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    来源:    编辑:贺佳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