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家族的秘密》
彭忠富
先贤曾说,“人生有三件事:立言、立功和立德。”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绝大多数人都默默无为庸碌一生。但也有一些人或立功或立德或立言,最终青史留名。更有甚者如晚清重臣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为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旷世奇才。曾国藩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挽清王朝大厦于将倾,建立盖世奇功。作为曾国藩的门人,李鸿章曾由衷赞道:“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曾氏家族一百年来人才辈出,这在富不过三代的中国是极为罕见的。曾家是如何打破历史周期律的?关键是曾家具有优秀的家族文化和家风家训。清史专家林乾长期致力于曾国藩家族家风、家训的研究,他最近出版的《百年家族的秘密》包括《曾门三代家训》等16章,以曾国藩家风家训传承为脉络,从立志、做人、修身、择业、处世、齐家等几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曾国藩家训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生动的解读;概括了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训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涵:注重教育、以读书为本,不以官位财富定贤愚,表现为“家业绵长八纲”“治家十要”和“为人处事四察”等具体内容。
治家如治国,一点儿也马虎不得。家风正则家业恒,曾氏家族长期坚持耕读传家,当曾国藩与九弟曾国荃一起受封爵位时,曾家也成为“中外瞩目第一家”。能否保持或延续家族的荣耀,曾国藩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且他扮演这样的角色,从他考中进士、步入翰林院之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曾国藩虽位高权重,长期在外做官,但却通过书信牢牢地与家人保持着联系。传世的曾国藩家书近1500封,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譬如曾国藩在家书中总结了官宦之家、商贾之家、耕读之家、孝友之家四类家族的“兴衰周期率”,他认为官宦之家最易衰败,商贾之家次之,而延续长久的大多是耕读之家和孝友之家。这使人想到南方大家族,特别是徽州地区的大家族,几乎每家门楣上都写有这样一副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再如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当官。他直言一入官场,即戴罪之身,进入官场就如同有把枷锁套在自己身上。所以,曾国藩一再告诫夫人,要求家中事事需立个章程,力争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
本书是非常专业的曾国藩家训解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进入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门径。林乾在解读曾国藩家训的同时,旁征博引,以点带面,将曾氏家训置于中国家族和家训文化的大谱系和源流中进行查考和审视,以颜氏家训,张英、张廷玉等古代名人家训作为参证,剖析曾国藩三代家训的历史脉络、时代演变和文化传承精神,提炼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观念、做法,由此使全书具有了中国历史的眼光、维度和中国文化的大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