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保护湿地 恢复生物多样性
//shuangyashan.dbw.cn  2019-06-26 08:16:24

  东北网双鸭山6月26日讯(张伟 崔兴波)近年来,红兴隆管理局不断完善辖区内挠力河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大力开展退耕还湿工作,分别于2014退耕还湿21332亩、2019年退耕还湿1万亩,使辖区湿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在退耕还湿及其他生态脆弱区域进行还林还草、注水保湿,有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恢复。

  红兴隆管理局辖区内挠力河保护区面积为78万亩,贯穿管理局东部地区,无数的河流、湖泡、沼泽等景观汇集成广袤的洪泛平原湿地,保留了最原始的北大荒自然风貌,使辖区内挠力河保护区成为大量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工作中,这个管理局成立了各级湿地保护领导小组,层层签订湿地保护管理责任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保护好湿地资源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举办各类活动有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恢复。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八届“爱鸟周”活动。在鸟类觅食困难期开展投食工作,直接受益鸟类可达数10万只,同时收治丹顶鹤、白枕鹤、鸳鸯等各种受伤、失亲鸟类100余只;对放牧、捕捞、毁湿等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近年来,在保护区及周边共计清理渔网数千张、渔船数百只、警示教育数百人。

  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迁徙候鸟在此聚集、觅食。近几年来,挠力河保护区内先后发现140余只白琵鹭超大繁殖群,超过700只东方白鹳的超大型集群、80余只丹顶鹤集群、300余只白枕鹤集群,千余只小天鹅改变迁徙路线来此中转停歇,全省40年来首次观测到的疣鼻天鹅和不愿远迁、在此落地生根的鸿雁、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

作者:    来源:    编辑:贺佳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