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英
在教师的背后,在教师站立的讲台上方,有一块黑黝黝的土地。
在这片黑色的土地上,生长着知识和文化,生长着科学和智慧,生长着理念和感知,生长着导向和呵护,还盛开着精神的焰火和理想的火花,结满了成长的硕果和收获的喜悦……
她,就是脸庞黑黑、肌肤黑黑的黑板。
黑色是深色的、深沉的、深重的。黑黑的黑板,用她那黑色的记忆,记下了历史的进程、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世事的沧桑……
中国的教育几千年,但她的诞生——黑板的发明,迄今为止,也才200多年。也许您会不解:难道孔子弟子3000,贤者70,竟没有黑板供他使用?
在中国,无论个人的私塾还是官方的书院,学生几乎都是在先生的指导下,根据书本进行自主学习,有问题请教老师,老师就传授解答,并没有黑板用来辅助教学。
18世纪末,有人用黑漆涂在木板上,可以保护木板不受侵蚀,写上字可公布重要事项,类似现在的提示板或者公布栏。但那时,黑板还不是用来教学。19世纪中期,世界各地兴办大学,教师口述和学生口记因人数增多而越来越不方便。于是,在欧洲,在美国,开始了把原本微小固定的黑板加以扩大,用在课堂教学上,便于学生抄写教师的口述。
这就是黑板——襁褓中的黑板,她还只是学生的学习用具。但当时的她,已经让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增长了无穷的智慧,提升了专业的技能,并使更多国家的大众扫除了文盲的无知。
19世纪前,英国的小学生上学,脖子上挂着一块小木板,板上贴着一张纸,写着字母表或者祈祷文。这是一种便携式工具,人手一块,她就是黑板的前身,通常人称“识字板”。当时,普通型的识字班就是木板制作,“豪华型”的识字板却是用动物的角或象牙做成。再后来,有的学校和教师对她进行了改进,将她的身材放大,挂在教室前面。——这是关键性的革命性的一步,识字板从此由学生用具变成了教学用具。
据网上资料,她真正出落成款款大方、光彩照人的黑板,第一块真正意义的她,是苏格兰老爱丁堡中学校长、著名教育家詹姆斯·皮兰发明的。他在教授地理课时,使用了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一对孪生姐妹——黑板和粉笔。从此,教室出现了这块最光彩夺目的身影。在她的胸怀,反复擦写,反复呈现,从欧洲走出,跨过大西洋,足迹遍布全世界,走进千千万万个学府,校园,教室……
1801年,美国西点军校数学教师乔治·巴伦第一次把她增大用以授课。但第一项专利的注册和拥有,却是20年后美国教育家赛缪尔·豪尔,他用一块松木板漆成黑色塑造了她。
200多年来,她从最早的在木板、石板、铁板、水泥等坚硬物体表面上涂抹黑色涂料,到上世纪90年代水磨玻璃、彩涂钢板,乃至后来的硬塑材料、复合材料,直至现在的电子白板等等。她一路走来,一次次脱胎换骨重塑金身,一回回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见证了世界教育事业的每一个发展里程,见证了人类谋求繁荣富强的每一次艰辛探索;她为人类表达思想、普及教育、传播知识、增值文化、培养技能、发布信息,立下了汗马功劳,功不可没,永世传扬。
经过美颜,经过化妆,经过包装,她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千姿百态,千娇百媚,千奇百怪。她的肌肤有黑色的,绿色的,白色的,其他的;而她的脸庞,也时而是平板的,时而是弧面的,时而是其他的;她的骨骼呢,有支架的,有推拉的,有升降,有折叠的,有悬浮的,有磁性的,还有别样的;而她的本事也多种多样,可用来教学,可用来办公,可用来广告,可用来宣传,可用来通知,可用来公示……功能众多,用途广泛;单其教学一族,就有电子黑板,多功能组合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带幕投影板——她用自己宽广的胴体展示了音像俱佳的投影屏幕。总体上看,她的第一代,是写字类黑板:选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而成,以普通笔写字为主,如木制黑板、水泥黑板、玻璃黑板和金属黑板等。她的第二代,是无尘类黑板:为了适应专业书写和环保要求,人们发明了书写时特制的面板材料,既好写好擦,又没有粉尘污染,如普通白板、专业书写级白板、绒布告示板、表格画线板和环保书写膜等。虽然现代化的课堂拥有诸多的多媒体和电教手段,但是,她依然是所有教学设施、设备和工具的主角。
人类,总是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获得更多的信息。据科学研究数据显示,但各种感官获得信息的比例并不相同: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由此可知,她最大的功效,就是给人们以视觉上无限的信息。原本教者讲解的内容,只有约11%才能被听者通过听觉感知,因为有了她,在场者就多了一个观看板书内容的视觉途径,至少有11%+83%=94%的信息可以被人们感知到。
自从有了她,人类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无论课程教学如何改革,利用视觉获取信息的方式都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有了她,我们就知道:第一,不管是原始的黑板还是现代的电子白板,都要充分发挥她传播视觉信息的功能;第二,求学者要想获得有效信息,她展示的内容要经过精心设计,眼见为实,人们会将板书的内容牢固地留存在自己的记忆之中。第三,信息时代更要写好每一个字,甚至标点,字母,数字,符号,标记,线条,表格,等等。人们在获得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将板书的形象留存在自己的脑海中。
这片方方的黑土地哟,一路走来,变换了她那黑黑的脸膛、黑黑的肌肤——她那黑黑的模样,换上了墨绿的戎装,又换上了白白的面庞;而她的身板儿也由石质、木质、硬塑换成了精制玻璃、复合材料;她从原始走来,从简陋走来,经过雕琢,经过精制,经过更换,经过改造,已经走成了现代,走成了电子;她还将走向智能,走向全能……
让我们从她的成长、从她的面貌、从她的作为上,去感受历史的进程、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世事的沧桑;去感叹创造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人类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