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在双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双鸭山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18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请予审议。
一、2018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狠抓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圆满完成市人大十六届二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5310万元,同比增长1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01267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按现行财政体制,加减同省结算并按规定结转下年、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后,预算收支平衡。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4160万元,同比下降52.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1417元,同比增长15.4%。按现行财政体制,加减同省各项结算后,预算收支平衡。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本年未发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43715万元(上年结转专项补助支出)。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90878万元,同比增长25.3%;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702564万元,同比增长34.2%。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7667万元,同比增长2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96553万元,同比增长10.4%。按现行财政体制,加减同省和县区各项结算并按规定结转下年、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后,市级实现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549万元,同比下降51.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7014万元,同比增长67%。按现行财政体制,加减同省各项结算后,预算收支平衡。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本年未发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43715万元(上年结转专项补助支出)。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49523万元,同比增长24.3%;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445168万元,同比增长28.5%。
2018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依法征管与争取资金并重,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税收监控和稽查力度,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市级累计组织税收完成99448万元,同比增长22.6%,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2.2%,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完善非税征管机制。规范非税收入账户管理,提高非税收入收缴水平和效率,市级累计组织非税收入38219万元,比年初预算增长2.5%。全力争取资金政策。认真研判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市级累计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417224万元。其中:争取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补助资金63740万元;争取临时救助及超借资金72000万元;另外,争取市级地方政府债券531935万元,积极申报亚行贷款72267万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坚持调整结构与激发活力并举,助推发展持续加力。助力国企轻装减负。拨付资金21263万元,推进龙煤集团组织化分流工作。启动了国电公司(电厂)“三供一业”及森工教育系统接收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企业集中资源做强主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筹措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24629万元,综合采用奖补、贴息等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支持煤炭深加工、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社会福利企业等税收减免政策,累计退税1600多万元;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动态管理”,公开收费目录清单,打造阳光收费。
(三)坚持改善民生与保障重点并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筹措社会保障资金512956万元,保证了各项社保政策待遇足额发放,同时将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提高123元;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556元/月;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900元/年,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90元/年;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1856.7万元,缓解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矛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待遇。筹措资金2457万元,调整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对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按人员工资总额8%的标准兑现住房提租补贴,人均月提高工资400余元,增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获得感,激发工作热情。支持教育均衡发展。筹措资金2759万元,落实“两免一补”及高中、中职学生助学金政策;投入资金2253万元,支持了中小学学校建设和维修改造。加大科学文化投入。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专项资金1000万元,推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落地。筹措资金699万元,用于“三馆免费开放”、图书馆南山分馆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支出,形成南北全面覆盖的图书文化氛围。落实财政支农措施。通过“一折通”等方式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620.5万元,将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建立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实现双鸭山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13229万元,实施背街巷道、老旧小区修缮、城区绿化亮化等工程,推进了集当公路尖山至宝山段工程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拓展城市中心区域空间;筹措资金8427万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快扶贫资金流转,集中有限财力精准投放,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有效性;拨付秸秆禁烧奖励资金450万元,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完善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制定债务风险处置预案及偿债方案,清查盘活债务形成资产,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推进存量隐性债务置换,有效防范化解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四)坚持财政运行与支出绩效并行,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提升。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健全完善支出进度通报和督导机制,加强对各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最大限度减少沉淀资金,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效益。全面清理各项财政欠款,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加强采购预算编制,全年采购金额61903万元,节约资金3186万元,节支率5.1%。推进财政投资评审,评审政府投资项目123个,评审金额87262万元,审减金额11389万元,平均审减率13%。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先后组织开展了供热面积清理核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专项资金使用等专项检查活动,促进了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
(五)坚持深化改革与强化管理并发,现代财政体系逐步健全。深化预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以下财政收入划分、转移支付管理等配套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促进政府更好地履职尽责。规范大额资金使用,对各部门申请使用超过100万元以上的资金,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批准,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发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台账、路线图,完成了全市13户国有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助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制发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转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交通提供方式,降低行政成本。
2018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产业和财源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增收后劲不足;财政刚性支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债务负担较重,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任务艰巨。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我市经济增长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央、省即将出台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政策和支持煤城转型发展的意见,加之我市重点财源煤炭、钢铁价格回暖,支柱产业效益转好,这些都为财政增收创造良好条件。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国家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势必影响收入增长,同时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偿还政府债务等将形成大量刚性增支,财政收支形势异常严峻。为此,我们将抓住用好难得机遇和有力条件,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主动作为,科学理财,积极有效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全市财政收支形势分析,2019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东北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安排部署,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财政收入征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安排一般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民生托底,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从严管控政府性债务,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遵循以上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全市主要经济预期指标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本着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的原则,2019年预算拟安排如下: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81232万元,同比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038215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加减同省结算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后,预算收支平衡。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8664万元,同比下降22.7%;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9301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加减同省各项结算后,预算收支平衡。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无收入项目未作安排。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13916万元,同比增长3.8%;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13826万元。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45930万元,同比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57043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加减同省和县区各项结算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后,预算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032万元,同比增长7.4%;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806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加减同省各项结算后,预算收支平衡。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无收入项目未作安排。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41440万元,同比增长4.5%;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47748万元。不足部分通过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弥补。
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19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人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围绕中心、依法征收不动摇,坚持涵养财源、转型发展不落项,坚持支出科学、理财为民不偏离,坚持对标高位、改革创新不停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强征管、抓争取上着手,组织收入力求平稳。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完善税费保障、税收共治制度体系,加大协税护税力度,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按照高质量财税收入要求,着力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加强非税管理,推进非税收入法治化建设,促进健全地方税费收入体系。积极争取资金政策。围绕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及煤城转型政策,准确捕捉上级资金投向,配合相关部门梳理、精选并做实项目前期,积极争取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债券资金、亚行贷款等政策资金,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在培财源、调结构上发力,助推发展力求担当。稳固基础财源。坚持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维持财政政策稳定性,继续支持煤炭深加工、煤转烯烃、冶金循环等主导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实施装备升级换代,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培育新兴财源。安排资金5000万元,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企业转贷周转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及资金周转;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挥财政性资金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新兴实体产业集聚,助推新兴重大项目迅速落地达效。壮大有效财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安排技能人才及业务培训、双创及电商发展等专项经费2000万元,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融资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量身定制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全过程政策扶持体系,努力让政策惠及“大多数”企业,增加有效财源。
(三)在惠民生、保重点上用心,财政支出力求科学。提高改善民生水平。加大民生资金投入,足额落实民生资金,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切实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文体事业发展。巩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力补齐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短板;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安排图书馆装修及购置图书经费1000万元,支持全面健身活动,安排旅游专项基金,促使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完善财政稳定投入机制;落实各项农业补贴发放政策,专项安排秸秆焚烧综合利用奖励资金5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发挥一事一议、美丽乡村财政奖补资金作用,安排农村厕所革命改造资金1000万元,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和谐宜居城市。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维修拓宽城市道路,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支持政法部门技术装备换代升级,维护社会稳定。
(四)在强管理、重规范上入手,财政改革力求深入。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科学精准编制预算,硬化预算约束,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继续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系统梳理财政支出政策,完善支出分类标准。支持事业单位改革。推动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公益类事业单位去市场化。继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合理处置“僵尸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有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强化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防范化解,加快推进存量隐性政府债务置换,从严控制新增债务,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和财政运行风险。强化支出绩效管理。提高政府采购和公共资源交易效率和质量,强化预算单位主体责任和采购预算约束力;加大投资评审工作力度,拓宽评审领域,促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凝心聚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转型攻坚,确保各项预算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为我市财政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做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