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越
2019年1月23日,当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终年65岁。
1月22日上午,林清玄先生发了一条微博,通过麻雀的死亡启迪尘网中的人们“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可谁成想,就在第二天的上午,他骤然离世,驾鹤西归。一时间,相关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他的离开也给当代华语文坛的天空带来巨大阴霾。这个一直陪伴我长大、给予我精神力量的文坛大师林清玄先生就这么走了,留给世间的是一句句质朴灵性的清丽文字和一页页淡泊禅意的玄妙人生。
最早接触林清玄,是在小学语文课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很清楚地记得课文《和时间赛跑》插图中那个戴着红领巾、背着蓝色书包的奔跑少年。当时,最疼爱我的奶奶刚患病去世,我总是沉浸在悲伤里不能自拔,而先生的文字让我豁然开朗,给我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向。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开始明白“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开始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深刻内涵。后来又学到了先生的《桃心花木》一文,令我懂得了自己不能老是依赖父母,要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上初中后,学校附近开了一家书店,我进去闲逛时,偶然发现了先生的《温一壶月光下酒》,一下子便被吸引了。当时我还觉得题目有些“奇怪”,月光为什么能下酒呢?我把当时身上所有的零用钱都掏了出来,还跟同学借了五块钱,买下了这本书,回家后读着读着便爱不释手,就连上课也偷着读。初中正值青春叛逆期,林清玄先生的文字给了少女时期的我最温暖雅致的心灵感受。
后来,我上大学读了中文系,对作家与作品有了更系统的学习,才更加深入了解了先生。林清玄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他出生在台湾高雄旗山的农夫家庭里,家中18个孩子,他排行12。他8岁就立志要当作家,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由此踏上文学之路。他每日坚持写作数千字,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除了文学创作,林清玄还做过报刊的编辑记者,也写过很多纪实类报导,他说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永远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生中,他有大半时间都在大陆,进行出版、演讲和援建希望小学等活动,并呼吁两岸文学要多多手牵手,去创作包容力更强的文化。
现在他永远走出了时间,成为人们心中永恒不灭的明星。那句话还在耳畔:“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但我会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我的书会和你们相伴。”“菩提十书”系列、“清欢三卷”和生活美学作品集等陪伴了我整个青春,虽然我经历了数次搬家,可先生的书都被我一本不落地完好保留下来,跟着我跨越了祖国的大半个版图。
慈悲、宽容、智慧、懂爱的林清玄先生真的走了,临走前,他还在参悟人生,还在给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些年少时写在日记本里的句子,那些令我感动的故事,都于此时在我内心化作一股强大力量,促使我含泪写下这段怀念的文字。
大寒之际,先生走出时间的尘网,用一种从容无惧的乐观姿态飞翔去了。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