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子
都说“人生如梦了无痕”,然而童年的生活给人留下的记忆可能是一生一世都挥之不去的。我想起了小时过年的情形。
在我和弟弟、妹妹小的时候,都非常盼望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父母总要为我们兄妹三个做新衣,让我们穿得干干净净且体面一些,还能得到父母给我们的压岁钱,再者父母还要给我们做一些平时难得吃到的好东西。过年的时候,父母也真正给我们松绑减负了,暂时不用看书写作业了,放手让我们尽情地玩上几天,过年那几天才算是我们真正的假期。
过年了,家家挂灯笼,户户贴春联,人人绽笑脸。
过年了,父亲给我们讲起了不知是哪个版本的关于“年”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深山里藏着一只面目狰狞的怪兽,它的名字就叫“年”。“年”的性格非常凶残,每逢冬末春初的日子,它就要跑下山来一次,闯到村子里,糟蹋牲口祸害人。为了躲避它的伤害,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付它:每逢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就在村头放上一张长桌子,桌子上摆满了猪头、猪蹄、面羊、面狗等许多好吃的东西。果然“年”到了村口,就饱餐一顿回山里去了,人们则相安无事,免受其害。后来,人们发觉“年”这个怪兽怕声音怕烟火,于是每逢冬末春初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人们就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说来也怪,“年”听到这种声音,看到烟火,便再也不敢来了。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过年”,而以前给那个怪兽准备的那些好吃的东西,自然就成了家家过节的美餐了。
也许是受到父亲讲的关于“年”的传说的影响吧,也许是那“过年”对于孩子的诱惑力太大了,除夕那天早上,我们兄妹三人早早便从炕上爬起来,简单地吃上一口早饭,便迫不急待地拿出来父母早已给我们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鞭炮,来到院外,开始“噼噼叭叭”、震天动地地放起来,我们感觉到这“年”便在鞭炮声中拉开了帷幕。于是,我们便开始玩得忘乎所以,以至于乐不思蜀。直到父母做好了“年夜饭”看我们还在外面嬉戏不归家,他们只好分头出来把我们找回去。我们带着一身的雪屑和欢笑回来后,我家的“年夜饭”便正式开席了。我们捡着餐桌上平时难得吃到的美味佳肴贪婪地吃着,看着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样子,父母有说不出的欣慰。在欢快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我们一家人吃完了“年夜饭”。刚吃罢“年夜饭”,我们兄妹三人便又风风火火地冲出家门,有的提着用罐头瓶子与蜡烛自制的“灯笼”到处游走,有的尽情地燃放着“二踢脚”和“哧花”,有的玩钻雪洞、堆雪人、打雪仗、捉迷藏、抽冰尜的游戏。那快乐的样子真是赛似神仙。
最激动人心的是子夜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们这些孩子们都欢呼雀跃起来,互相问候着:“过年好,过年好!”过年了,我们都长了一岁。此时,但闻窗外各种爆竹声不绝于耳,此伏彼起;只见各种烟花礼炮飞向湛蓝深邃的夜空,在天空中炸响轰鸣,释放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如同一个五光十色、缤纷焕然、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的大花园。于是,“年”便在这燃放的爆竹礼花中和大人孩子们的欢笑声中达到了高潮,走向了极致。
在千家万户的灯火里,在漫天飞舞的礼花中,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已然向我们走来了。在这充满温馨和谐的氛围里和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渴望中,我们走过了一春又一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