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子
写下这个题目,不禁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浮想联翩。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旧题新作。
四十一年前,也就是1977年的年底,当时正在四方台矿青年点下乡的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是二选一:一个题目是《当我填写报考志愿的时候》,一个题目是《旧貌变新颜》。当时感觉后一个题目好写一些,所以就选做了后一个题目。对我来说,也许这次考试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吧,至今还依稀记得我写的作文内容大致是:一个天高气爽、金风醉人、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的秋天,我和几个小伙伴秋游登上四方台山,极目远眺,但见矿井座座,天轮飞转,烟囱林立,厂房星罗棋布,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满载乌金的火车像一条长龙穿梭在群山峻岭中,眼前的矿区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由此,我不由得想起昔日的四方台曾是一片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荒山野甸。1958年,从祖国四面八方来的建设者响应党开发矿山的号召,用青春和汗水唤醒了这片抗联英雄血染的神奇土地,地下长廊摆战场,群山沸腾天轮转,手牵乌龙出深山,敢叫日月换新天。我可爱的矿山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历尽苦难创辉煌,栉风沐雨谱华章……可能是我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道出了矿山的今昔变化吧,我写的这篇高考作文得分较高,100分满分的语文成绩得了90分。
如今一晃四十一年过去了,我已由当年的高考学子变成了退休之人。整个工作期间,正经历了国家的改革开放,目睹了又一次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我的家乡四方台,伴随着煤炭资源的萎缩枯竭,作为煤矿它已关闭退出,矿里的职工或转战新区,或转岗分流,或选择自主创业,都在各自新的岗位大显身手,干的生龙活虎、风生水起、热火朝天,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们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家在四方台时,我曾在三个地方居住过。先是在一委二十三粮店(人们习惯简称它为“三粮”)后面的矿建房(建矿初期用沙石垒的石头房)居住,从我小时候一直住到成家之前。1981年10月,我成家之后,才从我家一委的老房子搬了出来,先是住到十三委的矿建房(也是石头房),后来又搬到二十六委的砖瓦房居住,一直住到2000年我们离开四方台,家安到了市里。那时,四方台还没有几栋像样的楼房。
大概人岁数大了都愿意怀旧吧,前些天,我回了一趟四方台,特意到我曾住过的三个地方转了转,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我家离开四方台时住的二十六委砖房,早已不见踪影,那一大片原来的平房旧址上,一栋栋红漆楼房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矿区人民居住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他们正享受着国家沉陷区、棚户区改造的好政策,他们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我家原址不远处的东南方还建起了一座青少年活动中心,气势恢宏,蔚为大观。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前,比邻双七公路的是一个有近万平方米的大广场。据说,四方台近几年建起了人民广场、奥体广场、西环广场等好几个广场,人们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
再看我刚成家时住的十三委石头房处,也已旧址难觅,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敞明亮、坦荡如坻的通衢大道,人称为四方台的外环路。最后,信步来到当年我们一家五口最初住的一委老房子处,看到这里已经开始动迁,满目残垣断壁,到处砖瓦碎石,荆棘丛生,蒿草遍地。我知道:不破不立。在不远的将来,废墟上将铺展出一幅幅更加壮丽奇瑰、新美如画的宏伟蓝图!
在新一轮的振兴东北浪潮中,我的家乡,我的矿区,正走在实现小康梦的康庄大道上。在新时代中国梦的召唤引领下,矿区的父老乡亲正用自己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更加多彩多姿、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