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冬天话雪
//shuangyashan.dbw.cn  2018-12-11 08:32:24

戚思翠

  “雪”最初的字形是“羽”加“雨点”,表示天上飘落羽毛状的东西。“雪”是总称,不同形态的雪有不同的字,雪花叫“霙”,雪粒叫“霰”。大雪纷飞,天地素净,引申为“擦拭、揩拭”之义,如“靖康耻,犹未雪”。

  江南的冬天,总是那么笑眯眯地暖冬,明天就“大雪”节气,却从未见一丁儿的雪,真令人大惑不解。初雪总姗姗来迟,虽然“城里不知季节变幻”,但若真的经冬无雪,却也是一种遗憾呢。更何况城居不易,雾霾连绵,天干物燥,上苍是不是也该下一场雪了吧。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对农事而言,都是一等一的大事。四时之序,总是事关国计民生。但传统的中国人对天时天象的关注一向与科学原理无关,走的是“易理术数”“天人相感”的路子。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莫不如是。《韩诗外传》里记载“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处”,草木花多为五瓣,唯雪花六瓣,究其原因,与阴阳五行、易理术数有关。《易经》说,“地六生水”,五方五行中,北方属水,其数为六,故雪花为六瓣儿。

  雪在人们眼里是吉祥物,雪下诗人们触景生情,即兴吟咏。读书人随口能吟诵出古人的名诗名句来。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冬景冬雪,不仅唐诗宋词里有,元曲里亦有。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梅花相映,大雪纷飞,一派喜气喜色的雪,一幅动感十足的画。“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仅仅有雪不够,还要添加灵魂。于是,画面里走出了钓鱼人。而薛昂夫的曲更是优雅,他在《太平乐府》里写道“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将漫天飞雪,喻是仙女洒下的晶莹美玉,似点点扬花,又似片片鹅毛,飘逸,灵动,妩媚,写得美艳奇绝。

  论写雪而能写出磅礴雄壮气势的,要数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首借雪言志的千古绝唱,寄托着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领袖“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远大抱负。而晋代孙康“映雪读书”的刻苦,宋代杨时“程门立雪”的坚持,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发愤图强。

  人生苦短,雪将永恒。冬天,虽荒凉贫瘠,却埋藏着生命的种子,沉睡着绿色的希冀。雪,是冬天的灵魂,大地的骄子,是苍穹赐予人类之宝。雪,是美丽而圣洁的。她饱受酷寒相逼、北风肆虐。但越是严寒,雪花越是美丽。越是风劲,雪花越是舞得精彩。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