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明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男士发现自己西装上的一颗纽扣丢了,第二天还要穿着这套西装出席婚宴。于是,他当晚跑遍了各大商场,就是为了配回一模一样的纽扣,但结果是无功而返。他妻子听后一笑:将西装上的纽扣全部换掉不就行了吗?他听后恍然大悟。
在我们懂事的时候起,就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关于“坚持就是胜利”“失败是成功之母”等这样信条的诠释和教育。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似乎都成了青年人事业奋斗的法宝。奥地利动物爱好者乔亚当森年轻时就立志动物研究,从26岁时起就深入东非肯尼亚热带丛林中,依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毅力,在那里度过了43个春秋,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写出了轰动世界的《野生的爱尔莎》等等,其成功无不得益于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与之相反,放弃、改行、回避则被视为懦夫、无能,“君不见行百里者半九十”“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是多么的惋惜。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理性化、个性化,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已经成为不合时宜的节拍,我们逐渐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当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变化使得继续坚持只能成为徒劳之举时,改弦更张也许更为明智。苦守一份毫无价值的执著,其现实意义又有多大?但放弃不是头脑发热、随心所欲,更是一种睿智的选择。
学会放弃,须审时度势。审时度势就是要充分思考人与工作岗位、人与环境的适应问题。当我们为坚守与否而犹豫不决时,不妨反思一下,我的专业知识与时代合拍吗?我所学专业还能有用武之地吗?在领导眼里我还有多少魅力?在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之后决定去留。学会放弃,须辨才量力。辨才量力就是正确地评估自己和给自己定位。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乃至缺点、弱项加以公正地衡量、评估,有所依据地决定放弃还是坚守。
学会放弃,要心胸宽宏大量,容得下荣辱成败,对于决定的事情就奋勇向前,不要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要以博大的胸怀,面对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争取更大的胜利。
在新的环境中,要坦然地面对生活.寻求不曾感受过全新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