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子
久闻“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这两座名山同在四川,一南一北,遥相辉映,为天府之国增添了迷人的风韵。
借到四川省地方煤矿疗养院参加笔会之机,那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我们一行十几人游览了一向享有“五岳丈人”“天下第五名山”“西蜀第一山”的青城山,它也被誉为道教胜地。
真是天公作美,绵密的秋雨那天也停了,为我们旅游观光创造了便利条件。上午10点钟,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从疗养院出发,经过都江堰市,然后向南距市区10公里外的青城山驶去。
大约用了50分钟,旅游车开进一个四面环山的山谷,我们已经来到了青城山脚下。进山入口处一前一后,矗立着两座相隔不远的牌坊,横额上写着镏金大字,前一座是“西蜀第一山”,后一座是“青城山”。
青城山景观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有许多庙宇殿堂、文物古迹,后山主要是自然景观。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看看路途较近的前山了。沿途遇到许多抬滑竿的,而且非要强拉硬扯让你坐不可(当然他们是为了赚钱),我们觉得花那个钱太没必要了,只有靠自己的两条腿走,景色才看得真切,心里也觉得踏实欣慰。
山路陡峭,不久我们便累得腰酸腿软,大汗淋漓了。不过身上并没有感到热,相反还觉得凉丝丝的,因为山里雾霭沉沉,到处是流泉飞瀑,寒气袭人。
到了天然阁后,再行一段路,便是“天然图画”亭,再往上攀,但见一路殿堂庙宇,供奉着“太上老君”和“张太师”等各路神仙。在宏丽精巧的司神殿里,我见到了一位85岁高龄的老道,从他的口中我得知他30岁便出家了,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可谓每日三省,终生悟道。
出三清大殿,再往上走,山路越来越陡,石级两旁,架有铁索作为护栏,左右是悬崖绝壁,看一眼使人头晕目眩。过了这一段险路,便见一平地,对面像城墙一样的崖壁上镌刻着涂着红漆的大字:“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像这样的石壁山上还有多处,真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青城山”——一个多么形象而贴切的名字。
由天师洞经龙桥栈道、朝阳洞、壮观台上行五里,便到了气宇轩昂、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上清宫。“上清宫”几个正楷字据说是由蒋介石在民国29年手书的。上清宫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城前山最高峰的彭祖峰上。从上清宫后门走出,再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上走,约行一华里,便是被誉为“青城第一峰”的彭祖峰,峰顶有呼应亭,驻足于亭中,向东望去,但见绝崖峭壁之下雾霭缭绕,云海茫茫,置身此境,若有腾云驾雾、羽化登仙之感,真乃青城奇观。
使人更加惊异的是,山腰上还有一个方圆只有百十米的小湖——月城湖,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湖水清澈碧绿,没有一丝褶皱。我们乘上一艘缆绳牵引的小船,几分钟后便驶到了对岸——月波坝,坝上有亭子,还有一个专卖纪念品的小商店。
再往下走不多远,便又回到了来路上,前山门也便到了。
走出前山门,我们听到大巴车在急促鸣笛,原来我们只顾游山玩水,竟然忘记了返回的时间,大巴车司机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