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浮尘万象记》
彭忠富
从小到大,我们参加了不少婚礼。在婚礼这个庄严的场合,新人都会在众多亲友的见证下,庄严承诺,譬如“我会爱你一生一世”等。然而在作家毛晓雯《爱的誓言与欢场》一文中,我们发现除了“白头偕老”之类的甜言蜜语,还有些婚礼誓言非常另类。譬如古印度教徒的誓言就很简单粗暴,“我是为了得到儿子,才同你结婚。”因为在印度,只有儿子才有资格献上祭品、进行祖祭,妻子若不能替丈夫生下儿子,就意味着丈夫一家的祖宗要断了伙食。
如此霸道的誓言居然能登上大雅之堂,还没有欢爱就谈到责任,足见当地女性地位之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文化多样性无处不在。毛晓雯这篇《爱的誓言与欢场》,给我们呈现了探寻世界男欢女爱的特别视角。毛晓雯是一位热衷于阅读各种“笔记”与“杂书”的写作者,阅读、摘录、思考,她的这些文章就是平时广泛阅读的副产品。这就像一个别具风格的拼盘大餐,初看漫无章法,但实质上却有着同样的主题,有趣有料,让人阅后或莞尔一笑,或拍手称快,总之具有鲜明的阅读快感。
毛晓雯坦言最近出版的《浮尘万象记》是一本想要收藏世界的读书笔记。书中充满异域殊方的咒语、曾经的爱的誓言、及时行乐之城,还有想象中的巨兽、暴君的花园和褪色的谜题。有人视天上的星辰为祖国,中世纪玄学派短诗般的家族座右铭在灵魂中掀起巨浪,人们面对黑暗魔法,世界建立起居心叵测的法律……自从人类有史以来,无数的细节和枝蔓已经散落在了时光的尘埃之中。毛晓雯将它们一一发掘出来,重思人们的观念与言语,以图像证史,这过程如魔棒一指,令历史重又熠熠闪光。
本书图文并茂,包括《日常之光与理想国》《王者如烟》等九章,每章又由数十篇篇幅不等的文章组成,长则一两千字,短则一句话,譬如“古代日本许多村庄不养鸡,据说是因为鸡一大早就开始打鸣,洪亮的叫声会打搅神灵们的恋情。”这些文章包罗万象,譬如婚姻、爱情、职场、宴会、税收等,涉及到的国家有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日本等。
关于中国的事情反而少之又少,可见毛晓雯所谓的“浮尘万象”,应该也是有取舍的。那就是拿中国以外的地方说事,这样读者可将其与中国的历史细节比较,自然会找到其中的趣味,同时引发思考。譬如作者谈到,江户时代的日本旅店很会做生意。除了派俏丽的女子到道路两旁招揽顾客,还常常放出经过训练的小鸟,鸟雀身系写有店名的小丝带,飞往四周吸引顾客前来住店。这种别具一格的生意经,我们在板着面孔说话的正史里是永远见不到的。
一个作家成为一个杂家,惟其杂,才能在写作时随手拈来皆成文。毛晓雯关心君王的光荣之路,也关心他的冠冕由什么组成,是铁钉还是黄金;关心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也关心哥伦布的船员穿的是不是牛仔裤的雏形。毛晓雯认为,正是那些有趣的片段和细节,让过去的某一分钟从尘埃掩埋中活了过来,生锈的历史重新闪闪发光。而我们在毛晓雯的阅读和写作中,也可以找到读书治学的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