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尧
今夕何夕,八月十五月儿圆。美丽的月亮啊,你用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启千年的祝福。是你带来了亘古不变的美丽传说,是你带来了历久弥新的凤采鸾章,是你带来了情深意浓的幸福守望。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古代对月的崇拜源于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齐国丑女无盐,曾虔诚拜月,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立她为皇后。如此动人传说传递着人们许多温暖的情愫。劳动人民总是有许多美丽的心愿与丰富的想象,都寄托在这一轮月华之中,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神奇画卷。一泻千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此而来,中秋拜月的习俗流传久远,多为女子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文人墨客自古热爱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于是,这一轮清辉乱了诗仙的舞步,醉了白居易的乡愁,启迪李商隐的妙想,圆了苏轼的美梦,满了辛弃疾的酒壶,燃了余光中的诗情。美丽的月亮啊!苏公的那一阕清词把你打扮得美轮美奂,余光中的长诗把你涂抹得温暖多情。亲近一首一首优美的诗歌,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到“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由“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到“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语言的碎片从历史的长空洒下,留下一地的清香。走进语言与精神共筑的诗意领地,缓步于唐诗宗词,漫步于现代诗歌丛林,在雅韵情深中浅唱。在一个个杯盏中,在万里辽阔天地,你美丽千年,风情万种。
今夕何夕,所有的思念都给了你啊,月亮!所有的柔情蜜意都喷涌而出。月上枝头的相约,让千年的守候牵手长久;天涯彼岸的守望,让无眠的窗下深情盈怀;久违千里的思念,让万家团圆的心愿旖旎入梦。在万千的仰望中,天上人间,你的温柔刺穿了多少多情的胸膛。只需一杯酒,一盒月饼,楼台醉了,温情坍弛。颤抖的手,握不住一句简短的祝福;再长的诗篇,也装不下瞳眸里眺望家园的深情。于月光盈盈的八月,那些年轻的忧思能否保持远古的年岁里最初的美丽?西楼之上,谁能梳理得清月华初照时月缺月圆的心事?
今夜月光皎洁,而美丽依旧,诗意依旧,思念依旧,让我们一起深情吟诵一句被人们传唱了千万遍而不失其隽永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