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帅军
故乡的小河,时常在我思绪里流淌着,闪着粼粼的波光,响着叮咚的声音,让我心生欣喜,让我情不自禁,让我走了多远也走不出深深的眷恋。
故乡的小河,每天从村旁流过,带给乡邻多少感动,多少快乐,多少欣慰,恐怕谁都说不清。由于故乡地处辽西丘陵地带,雨水偏少,干旱是常有的事。每年的春播时节,河水便派上了用场,乡邻们从河里挑水种地,种子在河水的滋养下逐渐长出嫩绿的秧苗,然后继续用河水灌溉,用不了多久,一片片庄稼地就变成令人神往的青纱帐。
每当夏日来临,故乡的小河是村里婶娘们洗衣的好地方。母亲把家里准备过冬的被子、棉衣,都翻出来拆开,然后到河边去清洗。清粼粼的河水边,坐满了洗衣的婶娘们,她们边洗衣服,边聊着村里有趣的事,河水映着她们的脸庞,携着她们爽朗的畅谈声,欢快的奔淌着,宛如一副生动的影像,不用编导的特写就已生趣盎然了。有时一不留神衣服被河水冲走,婶娘们便在河水里焦急地追赶,此时,尖叫声、浪涛声响成一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乡的小河带给乡邻的益处,自然少不了餐桌上的美味。河里生长着许多鱼儿,下河捉鱼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事。捉鱼时,要先准备好铁锹,在河水流淌的深处,用铁锹挖河里沙子筑起堤坝,把河水改道引向浅滩,让原来河道的河水逐步变浅,鱼儿游得就越来越慢,这时就可以捉鱼了,同时这也是最热闹的场面,由于鱼体特别光滑,不是轻易捉到,有时需要大家伙儿齐心合力去捉一只鱼,捉到后惊叫着快速跑到岸边,放到盆子里。记得一次哥哥逮了条鲶鱼,约有半斤重,轰动了全村,很多人到我家里观看,哥哥特别的神气和自豪,晚上,母亲亲手做了那条鱼,味道特别的鲜美,吃得我和哥哥美滋滋的。每年夏天,我和哥哥会捉很多小鱼,晾成鱼干,冬天时干炸河鱼是家乡的一道风味美食,常常用来招待客人。
在河水里嬉戏、洗澡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娱乐。每当进入了夏季,孩子们经常泡在水里解暑。站在河边的礁石上,做好预备姿势,然后跳进河水里,飞溅的浪花四面舒展,咚咚的击水声,响彻耳畔。打水仗,学游泳,累了躺在河岸边,倾听河水哗哗的响声,仰望清幽幽的山,天边舒展的云,心情特别的畅快,疲劳会不翼而飞。
夜晚,河水在月光下闪着洁白的光亮,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坐在河岸边,望着幽幽的河水,抽着旱烟,一副神情自得的清闲。他们唠着庄稼的长势,谈着秋后的收成。当蛙鼓响起,明月高悬,夜雾从林深处渐渐涌来,小河在美丽的夜景下,宛如一条白色的玉带,从家乡的身旁蜿蜒伸展,给静谧的村庄增添了一份怡然和温馨。这时,凝望着月光,倾听河水轻柔的流淌声,心情如水一样的轻快、淡然,白日的劳累会不知不觉的飘散。
故乡的小河,日夜不息的流淌着,像甘甜的乳汁养育着祖祖辈辈。用不尽的深情,温存着一代又一代的儿孙。用婉转的身姿,描绘着家乡的美丽。你守侯在故乡的土地上,陪伴着淳朴善良的人们,度过一年又一年难忘的时光!
想起故乡的小河,我的眼睛湿润了,心也跟着湿润了。我无法忘记在河水中嬉戏时的欣喜,无法忘记水中捉鱼时的快活,更无法忘记月光下粼粼的波光。我曾用这绵绵的乡愁编写成一首首缠绵的诗句,载着我的情感,带着我的眷恋,表达我不尽的衷肠,倾诉我万般的思念。
故乡的小河,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你,我在月圆的时候想起你,你永远流淌在我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