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说到水,每个人都不陌生。毕竟生活离不了水。做菜做饭要用水,洗手洗脸需要水,来人来客喝茶水,哪怕是上饭店炒上几个菜,一样也需要酒水。水是生命离不了的东西,没有水人无法存活,哪怕是动植物也不行。水与我们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正因为水太重要,所以,水的文化渗透我们的生活,也融入我们的思想。水,让人的情感水乳交融,让人的事业发展风生水起。水是流动的,它有声有息。溪流潺潺,江河律动,潮起潮落,大浪涛天等等,这些都与水有关。
或许是因为水的缘故吧,往往会想到“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也与我喜欢古琴曲和太渴望遇知音有关。每当叮咚的琴声响起,仿佛眼前一幅美妙的画卷,连绵的群山巍峨高耸,潺潺的溪水清澈晶莹,人与自然和谐完美地融为一体,心就会逐渐由喧嚣转为宁静,涌起超然的愉悦之感。哪怕是曲散音消,一种情愫仍然氤氲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世人常用柔情似水来形容女人,似乎只有温柔才是女人的特性,眉目中永远顾盼着风情,眼波中永远笑含风景。《红楼梦》里,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柔似水,美似水,都是形容女人,然而这温柔,这美丽并非人人能懂,所以又有了“梨花带雨纷纷落,伤心岂独为惜春”的愁怨泪水。
我特喜欢“水滴石穿”这个成语。小小水滴,轻盈垂落,却能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这是一种功夫,更是一种精神,它是韧性和耐力的体现,更是坚定和执着的结果。形弱质强,表柔内刚,这是水。碎石堆成海岛,滴水汇成大江,这也是水。亦能载舟,也能覆舟的,还是水。
现实生活中我更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处事态度。水多好啊,清清白白,轻轻柔柔,不必充斥着炫目的颜色,也不必流于复杂的形式,一切简简单单,从从容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喜欢那种至真至纯的友谊,不必掩饰,也不必做作,返璞归真,自然而然。像水一样交往,尽管平淡了一些,难道这样不好吗?
水最包容也最慷慨。它哺育世间万物,却从来不需要回报。最可悲的是,有的人不懂水的感情,也不懂水的怜悯,不懂得珍惜这无私的给予,不懂得对施恩者予以回报,而是对它百般掠夺,肆无忌惮的给它以污秽。
先贤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释读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长寿。智者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的流一样,所以快乐。
后来又读到一篇文章,文中释说其实先贤不仅用山水来比喻了仁者和智者,还道出了人类和水的关系:“乐水就是要我们都来爱水,学会向水感恩。乐山就是要我们学会放下自大情怀,学会对给予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水以反哺,都来种树。”
先贤的先见警示,值得人们深刻思考。水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也不是随意挥霍,随意污染的。你爱水,水才会爱你,你给予水尊敬,水才给予你生活。
乐山、乐水是古之鉴,同样也是今之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