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不忘初心 撸起袖子加油干
//shuangyashan.dbw.cn  2018-05-10 05:35:09

——记原集贤县腰屯乡明星村第一书记曲胜东

  东北网双鸭山5月10日讯(记者 程名)2015年为了能让家乡双鸭山更加富强,也为了增长自己的基层工作经验,曲胜东怀着忐忑的心情报名参加第一书记挂职驻村工作,两年多的挂职驻村工作历程,让曲胜东从一个基层“小白”到可以得心应手地开展基层工作,在曲胜东成长的同时,明星村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大变化。

  明星村,早年叫烧锅屯,曾是上级眼中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是个拖等靠要村。刚来明星村,曲胜东就遇到了党建基础滞后、组织向心力较弱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曲胜东费尽心思。曲胜东用丰富的党建形式,以电子化课件、动画影像、媒体报道为主,组织党员学习涉农方面的有关知识。为了提升党组织向心力,他组织村两委成员每人带领4名党员包扶一家困难户,按时走访,做到随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曲胜东又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带头签订《明星村村规民约》,以党员作为全体村民的榜样,用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相互监督的主体,较好地落实了村规民约,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明星村也在市县乡三级被列为村屯党建学习典型。

  工作中,曲胜东发现,明星村种养殖项目单一,粮食收购价格过低,养殖成本过高制约着全村经济发展,再加上村民受传统种养殖思维所限“靠天吃饭”,地补粮补成了收入指望,动物疫病成了不去尝试的借口。为了让村民放开手脚开展种养殖结构调整创收,曲胜东决定抓典型尝试,村里几个党员种植户说“想种不怕冻的红皮大葱,但怕盲目种植导致亏损”,这句话成了曲胜东引领种植结构调整的切入点,他多次自费到省内外大葱母系植株源产地选种,在人家不卖种苗的情况下强磨硬泡半个月,终于为村民背回了100多斤的样品和20斤葱种,试种期里曲胜东帮试种户在暖棚析籽、在蔬菜大棚分株杂交、在大田移栽葱苗,和村民一起给这种杂交葱起名——“明星相思红”,寓意明星村特产红皮大葱让人吃过不忘。2016年全村仅种了45亩,秋收27.45万斤,村民获得净收入9万元,与普通葱比能多得5万元。实现了亩产6100斤,亩成本1600元,亩销售3600元,亩收益达2000元,比普通葱亩增收1200元,多获益66%。2017年“相思红”大葱种植面积达到200亩,实现了产量、收入的翻倍。

  在养殖结构调整方面,曲胜东多次和村两委成员沟通,由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尝试用巴马香猪和藏香猪杂交培育自主品牌“明星香猪”,他帮助他们完成了试繁育种圈舍200平米改造、200亩扩繁基地承包等工作,并积极与市畜牧兽医局沟通,为村里争取防疫物资,曲胜东还从个人工作经费中支出4000元作为特种养殖扶持款,打消了养殖户对养殖成本、动物疫病的顾虑;从引种至今,明星村以700元/头的价格销售乳猪60头、以1600元/头的价格售出100头商品猪,另少量售出部分能繁母猪,养殖户纯利润达到17万元,初步实现规模化外售;在该猪种的养殖新策略方面,曲胜东结合精准扶贫工作,针对无劳动能力人群采取的是“托管所”方式,即村民或贫困户帮扶单位出钱购置猪种并签订供销协议,由养殖合作社代养,出栏时可自行售卖或由合作社包保回收,现在全乡30%的精准扶贫户已经完成脱贫。

  两年间,明星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文化生活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对曲胜东而言这些不但是对于工作、理想的奋斗,更包含着对家乡发展的情愫,曲胜东总说:“休教年华付蹉跎,终将岁月添峥嵘”,为了家乡的发展,曲胜东坚信但求无愧初心,撸起袖子实干,双鸭山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