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持续加速乘势起创新转型再升级
//shuangyashan.dbw.cn  2018-05-04 07:00:04

——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纪实之三

张永亮 张金良 记者高龙

  市电商办把电商载体建设工作作为全市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提升我市电商承载能力,为全市电商主体提供理想的发展舞台。在市电商创业园和电商运营中心基础上另辟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双鸭山市“风场”创业创新孵化中心,推动我市电商发展向深层次渗透、高层度跨越。目前,“双创”孵化中心筹建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同时,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县、乡、村协同发展,在县、乡、村电子商务园区体系建设方面,从多个层面进行纵深布局,打造以市为核心,向县区、乡镇、村屯、街道延伸的立体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建成各级各类创业载体34个,其中市、县(区)级7个,乡镇级15个,村屯、街道级12个。

  政策扶持建平台创新电商发展模式

  市委、市政府为了解决电商创业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完善和落实了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市政府拿出2000万元,与金融机构合作放大5倍后,作为创业贴息贷款,解决创业资金难的问题,全力支持电商产业发展。同时,财政设立了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打造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了全市电子商务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全市现有自建平台12个,其中,综合性平台1个、专业性平台1个、区域性平台10个,已有33家企业及农村合作社正式签约入驻上线,目前,市级层面新华网“惠民商城”、宝清县寒疆硒谷网、集贤县臻美农电商平台、友谊县电商平台、饶河县电商平台已经完成接入工作。持续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义乌等电商发展先进地区及省内兄弟地市的交流对接,吸收先进发展理念,加快模式升级的步伐。

  传统商贸唱主角线上线下融合推广

  加强与黑能职院、杭州阿里巴巴商学院、安徽半汤商学院等域内外专业院校及以“慧聚共创”“北路电商”为代表的本地电商孵化团队合作,培养适合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特点的电子商务实用人才,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职业化培训,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储备人才。支持本地传统商贸、生产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进行采购和销售,积极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线上经营,重点推动中小生产企业利用知名第三方平台构建网络营销体系,创新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开展在线购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活动,支持生产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等网络销售终端,开展网络批发零售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网上销售平台,开展网络零售、网上订货和洽谈签约等业务。

  采取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产品推广模式,促进好产品向好网货转变,实现产品品牌化,提升本地农特产品知名度。借助新华网、深圳报业集团等知名平台企业优势媒体资源和展会资源,通过报纸、网站、展会等媒介、渠道对特色馆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推广。

  打造科技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市电商办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动配合,与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商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进行了深入对接,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吸引凝聚创业创新人才和专家,以“专家坐诊”的形式,指导和帮助企业与行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服务,提升科技孵化能力。引入黑龙江大学光纤监测技术、黑龙江赛福瑞斯高纬度节能型低温粮食储备技术、双鸭山新业煤矿斜井跑车防护装置技术等项目落户“双创”孵化中心,发挥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通过市科技局对接省科技厅,借助市科技局的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子平台、高新产业技术人才库、科技114等平台窗口,对接资源、信息、渠道,植入到“双创”孵化中心,有效利用“科技创新卷”,优化科技创新软环境,激发我市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    来源:    编辑:王不也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