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读《一孔之见》有感
//shuangyashan.dbw.cn  2018-04-24 05:02:21

方亮

  诗文集《一孔之见》作者孔祥树是我至交好友,年青的时候就相识,而且投心对意,相互敬重有加,时常交谈对人生的感悟。祥树贤弟豪爽大气,仗义疏财,幽默风趣,爱开玩笑,常用出其不意诙谐语言表达见地,是一位典型的乐天派。

  生活磨练人,时代造就人。祥树自幼家境贫寒,儿童时期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饥肠辘辘,由山东老家逃荒来到北大荒,在双鸭山扎了根。刚上初中又赶上文化大革命,进北京,搞串联,抄写大字报,荒废了学业,却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学了三年徒之后又应征入伍当兵,吃尽了苦头,得到了磨炼,提高了觉悟,升华了境界。转业后进入粮食部门,当过油厂党总支书记等多项领导职务。由于智慧超群,工作能力强,放在哪里都能独当一面,被晋升为处级领导干部。

  祥树自幼热爱学习,喜欢读书习字,涉猎知识广泛。在职期间,上过党校,读过大专,成绩优秀,其撰写的论文曾多次获奖。由于经商有道,治理有方,曾被媒体采访报道,登报宣扬,成为当时的一面旗帜。

  祥树喜欢思考,时而舞文弄墨,升华境界。加之“近朱者赤”,常年周旋在文雅才高的同学朋友圈里吟诗诵赋,自娱自乐,陶冶情操。近几年来,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不断出版新书,受其激励,萌生了出书的念头,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现已成型,自己冠名为《一孔之见》。

  由于作者经历丰富,知多见广,对人生有独到见解,其作品不仅涉猎面广,而且意深志远,回味无穷。作者擅于见景生情,即兴作品占多数,字里行间洋溢着淳朴真挚的情感,特别是对党和毛主席的敬爱,对祖国、对人民、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对同学、对朋友的情谊,都表达得融髓入骨,在其它新书中这种发自于肺腑的真实情感并不多见,只有经过苦难之人才能体会到幸福的真滋味。

  经过筛选归类,本书分为《诗海浪花》《诗画像》《杂吟与感悟》《难忘的回忆》《论说与杂谈》《附录》等栏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都是作者的多年积累和心血结晶。难忘的回忆,是对自己不间断的激励;前半生小结,是留给后代人的铭记。书写人生,不留遗憾,既是责任,又是乐趣,凡是有条件者都应该给后人留下一笔浓墨重彩,它比物质珍重得多,是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将会激励几代人的上进心。

作者:    来源:    编辑:王不也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