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东区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东北网双鸭山2月5日讯(记者 杨 军 王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7.5%。
……
2017年,岭东区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
A
关键词: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扎实推进农民增收。通过发展订单种植增加收益,农民收益371万元;通过发展中草药种植增加收益,建设1000亩柴胡种植基地,预计亩产值7000元,同时套种小麦增收66万元;通过扶贫项目增加收益,团山村114户村民成立光伏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增收25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益,采取村民出资组建合作社,建设农业生态观光园,已发展农家乐7家、家庭农场14个、特色农作物基地2个;通过发展花菇产业增加收益,花菇产业园完成投资1.4亿元,全年产菇67万斤,直接收益500万元。
扎实推进品牌带动战略。发展以“珍康东沟”为品牌的农产品种植,带动特色农业、品牌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蓬勃发展,“珍康东沟”系列小园有机果蔬已申报绿标。
扎实推进畜牧养殖业发展。发展万只以上家禽养殖场2个、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场3个、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场2个;秀丽养殖场申请畜产品无公害标识认证。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资642万元完成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及路桥、广场、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卫生保洁队伍,垃圾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政策鼓励自主脱贫,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政策,使全区48%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B
关键词: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主导产业企稳回升。通过项目转型盘活停产半停产机械加工企业2户。通过煤矿关闭、整治整合兼并重组4家集团公司,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3个,总投资25亿元,预计到位资金12.5亿元。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落实5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16个,其中新建项目12个、续建项目4个,总投资18.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7亿元。推进中双石墨采选及深加工、团山村分布式发电、程远信德环保设备制造等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型项目开工建设;天虹新型建材加工、南湖旅游度假区亲水乐园一期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一鼎圣硕果蔬示范基地、昊阳玄武岩综合利用、康福祥食用菌深加工、松江农副产品冷链加工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策划生成项目15个。
对外联系成效显著。先后与宁波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与江门市江海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与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高校就旅游产业规划、棚室种植、电子商务及新材料、新能源项目远景发展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
C
关键词:第三产业提速扩量,服务业发展活力彰显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成功申请注册扁石河、鸭嘴溪、美人湖、羊鼻山、定国山、岭东青山、岭东南湖、寒葱沟水库、珍康东沟等9类、71件商标。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4000余万元。投资9800万元实施青山旅游度假区景区配套设施及寺庙扩建工程、投资3000万元使南湖水上乐园各项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投资90余万元完成景区厕所建设工程,填补了全市5A级景区高标准厕所的空白。成功举办第八届消夏艺术节、第五届万人环湖徒步大会、“双山·体彩杯”国际冬泳锦标赛等,岭东观光旅游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带动全区消费增长。
电子商务创业功能不断完善。投资2000万元建设6503平方米岭东区电子商务社区双创示范园项目;投资39万元建设200平方米电子商务创业服务中心,已入驻待孵企业16家,微商从业人员200余人,全年预计销售额100余万元;创立岭东微商起点群,带动百姓微商创业增收。
D
关键词: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400余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的疾控中心办公楼建设工程。投资1.03亿元实施“两供一业”改造工程,铺设供水管网19.2公里,部分管网已实现24小时供水;铺设供热管网15.1公里,南、北两线均已正常供热。建设兴东大道供水、供热、供气“永久性”地下管网系统,道路“拉链”问题彻底解决。完成背街巷道沙石路、排水涵洞的维修及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累计建设122万平方米、16240套保障性住房,共安置居民7965户。建设全市首家保障性住房房源展示超市,受到好评。
城区品位不断突显。以打造美丽岭东为目标,投资900余万元对滨水大道两侧、十里环湖路、南湖景区等地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特别是对辖区主干路、居民区楼体进行了整体亮化修复提升,景观亮化覆盖全城。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完成植树造林200亩。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取缔燃煤小锅炉53台;全面推行“河长制”,累计整治河道23.8公里、清除沿河厕所75座。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安邦河源头环境保护工程和定国山周边环境治理工程。建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6个,并已通过市级验收。
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加大。开展清运垃圾、清理墙面、清除占道、清排污水等“四清”行动。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
E
关键词:民生事业彰显实效,群众获得实惠较多
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素养不断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区域养老水平得到提高。投资300余万元完成1处集福利救济、养老助残、医疗护理、康复娱乐为一体的老年养护中心改建工程。
群众就医环境得到增强。岭东医院建设全面完成,建成全市医院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的康复科;建成1处市级标准化计划免疫接种点,被评为慢病管理省级示范区。
就业保障机制日益健全。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免费提供棚改项目闲置商服用房,鼓励自主创业,已有12名创业者正式入驻。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成“三室”文化活动中心两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同时全力巩固社会稳定,全区百姓安全感得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