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印
连续几天的漫天大雪,把林区绿色的天地变成了洁白的世界。
如果不是住在林区,如果不是在初冬雪夜去登山,怕是不会有此感觉的。
这些年,我总是不到四点就出门,这已成为我风雪不误的户外课程。当然这是自我苛求的,因为我以此为乐,自得其乐。
五更天冬夜,旷野一片漆黑。“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飞雪白茫茫,覆盖山野路,耳边无声响,只见雪花“唦唦”舞在眼前,打在睫毛上,有种痒痒的感觉;展目望去,四周静谧,粼粼泛起的雪光,刺得两眼满目生花,一帘晶莹,皓洁寰宇,尽现天地,惟有空气的清新让人神清气爽,浸润肺腹,深吸一口都觉得甜甜的。
都说雪是纯净晶莹的,此刻更多有了温润祥和、厚重安静,还有让人动情爱抚的蕴涵……
这会儿,路上已有影影焯焯的晨练人,多半都是刚退休的闲人,他们是晨练登山大军中的“主角”,是健步健身健康中的“受益者”。遗憾的是年轻人寥寥无几。这遗憾好比夏日的海滩上,缺少了穿有比基尼的美女一样。这倒不是现如今年轻人不热爱生活,不喜欢运动,而他们对生命在于活动的理念还缺乏足够的理解。
与我同行的老者多为女性,长我十到二十几岁。但她们登山比我快,爬山比我稳,行走更是领先与我。什么南山北山、梅花山庄飞机场,都不在话下,说去就去,说走就走,脚步稳健,来去从容,且都是“月朦胧鸟朦胧”的寅时,而日出东方百鸟争鸣的辰时,老人家已余兴未尽地把家还了……
今年的雪似乎来的晚些,但铺天盖地的初雪还是给山林旷野披上厚厚的银装。尽管冬夜很黑,脚下的小路时而磕磕绊绊,但心情却与往常不同。伸手接过几片雪花,放在手心,嗅嗅味道,心底顿生心旷神怡之感。看看天,看看山林,无处不是“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的美景。站在峰顶,或山头的最高处,放声“早上好!”,便有回声响彻山谷。此时尚未日出,却别有一番心情。仿佛时间在停止,连风都在静谧地回避。置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中,真得感到日子在慢慢消磨,没谁去理会那尘世间的喧嚣与烦躁,这触手可及的人间至乐,除此还能到哪儿去寻找?
前年海南诗友来此,我带他看林中雪,把他乐的跟孩子似的,在雪地上又爬又滚,又喊又叫,根本不像是个花甲之人,完全回归到人之初的本真境地。他临别时说,这世上谁最幸福,也就你吧……
行走在山间小路,夜色朦胧,但谁都不会担心迷路。一路上谈笑风生,常有幽默的笑料爆出,随之便是一阵“轰动效应”。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看不清面孔的擦肩而过中,或山上山下、或林间丛中,将“早晨好”的问候从心底发出,把沉睡的山岭唤醒。在山径小路走着,不时会听到“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但那不是厚雪压弯翠竹的律动,而是飞雪弹奏松枝的圆舞曲。最具吸引力的该是那些可爱的小精灵,总能让你停下脚步与她对视,享受一回难得的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天赐良机。一天下山的路上,遇到一只小花鼠。或许她知道我们是常客,毫无陌生感,竟落落大方的停在路边,与我们久久依恋相望,直到我拿出手机才蹿上树丛,那乖巧的小模样,至今还留在我的“华为”里……
那年夏天,我们在采山时发现过一窝鸟蛋,个个都跟乒乓球那么大,当时有人要“连窝端”,我却说“放它一马”。最终还是环保理念战胜了私己欲望,我们为它续续草,平平窝,欣慰地离去了。
现在想来,我们不是作秀,只是从内心发出一点对万物生灵的怜悯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其实,这也是人类最起码能做到的事,又何乐而不为?
悠然山水间,俯仰天地万物,我们在感悟这些生灵的深蕴内涵时,岂不同时也在涤洗自己的灵魂,重归以人为本万事皆善的本真吗?
人间至乐,在于体验。如何体验?到大自然中去也!
住在林区雪乡真是一件幸事,雪夜登山更是乐在其中。我这么想着,便有了“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的感觉。
因为,我闻到了寒冬将至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