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当教师的岁月
//shuangyashan.dbw.cn  2017-09-12 07:53:24

缨子

  当教师的岁月远去了,当教师的岁月又很近,“仿佛就在昨天”。

  记忆中永远抹不掉你——四方台矿三中,我青年时代从事教育工作的地方。尽管这所煤矿初中建制的学校从成立到撤销,实际上只不过存在了短短的11年,然而它却是我人生希望和梦想放飞的地方,这里曾洒下我拼搏奋斗的汗水和泪水,这里能找到我风华正茂、豆蔻年华的如梦青春,这里收获了我的成长和爱情,我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在人的生命中,有些特殊的日子是刻骨铭心、永远都不可磨灭的。1979年7月23日,我和双鸭山矿务局师范学校部分应届毕业生(几乎各科均有),大约有三四十人吧,被一台大“解放”从学校所在地——岭西,拉到了四方台煤矿。我们这批师范生是文革结束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年通过参加高考被漏到中等师范学校的,我当时比较幸运地从一名上山下乡知青考上了师范学校。其时,恰好四方台矿三中刚刚建校,我们这批来四方台矿的应届师范生多数就都被分配到新建的矿三中。

  刚到学校不久,我就被学校安排教初三毕业班的语文课。每天备课、讲课、批改学生作业,忙得应接不暇,脚打后脑勺,压力蛮大。但我们也是蛮拼的。

  记得这年冬天天气一反常态,寒冬腊月里的一天中午却突然下起了小雨,由于天冷雨水在路面又马上结了一层冰,天又刮起了西北风。行人走在路上,一步一打滑,稍不留神就摔个仰巴叉。即使在这样一个恶劣的天气里,我也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几乎连滚带爬地“走”到学校,像平常一样给学生上课。

  1985年,是我到矿三中从事教育工作的第6年,这时粉碎“四人帮”已多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举国上下都在大力提倡尊师重教。这一年年初,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一个教师节。就在第一个教师节前夕,27岁的我终于成为党旗下的一名先锋战士。当年入党宣誓的那一幕,至今回忆起来我仍觉心潮在起伏,热血在沸腾,激情在燃烧。多年后,我曾写了一篇回忆我成长经历的文章《我的成长三部曲》,从小学入队、中学入团,写到参加工作后入党。

  在学校那些年,由于我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埋头苦干,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不是矿劳模,就是矿务局系统的优秀教师,1983年还曾被评为出席矿务局的劳动模范。1985年,学校原来的语文教研组长张永道老师调回老家河南商丘铁路中学工作,学校便安排我接任语文教研组长。

  一年暑期,我们这些多数都是中师毕业而没有达到大专学历的初中老师,被要求统一参加专业合格证考试。我占年年都教初三毕业班的优势,在考场上临场发挥得又较好,考得很顺手,成绩发布后,竟然考了97分,在矿务局所有参加考试的初中语文教师中名列第一。矿务局教育处的领导及中学语文调研员都曾多次听过我的语文课,并受到好评,这使我在当时矿务局整个教育系统都小有名气,还曾承担过全局的初中语文教学观摩课,讲的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友邦”惊诧论》。在一次年终参加矿务局教育处举办的中学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我宣读的根据自己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撰写的论文《教师“下水”与作文指导》荣获一等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多数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都感到棘手,不少学生也对写作文感到望而生畏,望洋兴叹。而我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文学创作,一边又充分发挥自己爱好写作的这一特长与优势,以自己的“下水文”指导学生作文,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了帮助学生写好作文,我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体会,让学生预备了三个本:一个是词语集锦本,一个是报刊剪贴本,一个是生活记事本。每次在课堂布置作文,我都要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去先为学生写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只要求学生每学期写8篇作文,而我每学期都指导学生写作文达20篇以上,而且还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文能力,在我的主持下,学校成立了“春华”文学社,并与当时的市十九中“蓓蕾”文学社结为姊妹社。在我的精心指导和潜移默化影响感染下,不少学生都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感到抓耳挠腮、头疼畏难了,有的学生作文还在报刊上发表,被编入《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还有的在省市乃至北方7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我也曾因此两次荣获河南郑州文心出版社《作文》编辑部颁发的“园丁奖”。我在教书育人中付出心血和汗水,也在耕耘和付出中体会到收获的幸福和快乐。

  青春的旋律没有休止符,青年奋进、拼搏的心总是炽热如火。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在努力干好工作的同时,从1986年开始报名参加成人高考,准备在人生的考场上再搏一回,给自己再充一把“电”。由于当时一方面教学工作太忙,复习时间很少,一方面自己毕竟是文革期间念的中小学,文化基础课学得少而又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也比较单一,加之自己年龄又有些偏大,重新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连续两年参加成人高考都榜上无名。两次失利败北,并没有使我气馁,而是坚定信心,志在必得。年轻气盛的我干啥都有个不服输的劲头,认准的道儿就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就这样,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1988年夏天,已步入而立之年的我,终于在第三年参加成人高考后圆了我的大学梦。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真是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学校语文组的老师们也为我赢得这个脱产进修的机会感到高兴,为我张罗了一次饯行酒。饯行那天,席间,不管是谁提议喝酒,我都激动得大口喝酒,仿佛只有如此才能表达我对同事的真诚和感激之情,结果本来就不胜酒力的我最后竟喝得云山雾罩、酩酊大醉,成了“扶不起”的刘阿斗,在回家的路上不知吐了多少次。若不是有爱人搀扶照顾,恐怕就真找不到北了。

  也就在我考上双鸭山煤矿教师进修学院中文大专班参加脱产学习后,我就离开了四方台矿三中。两年后的1990年秋天,由于生源逐年减少的缘故,四方台矿三中合并到四方台矿一中。到了2005年,煤矿剥离企业办学,四方台矿一中归属市政学校,一部分师生合并到市第四中学,一部分师生合并到市二十九中。而我1990年从双鸭山煤矿教师进修学院毕业后,就改行调到四方台矿机关工作了,再没回到过学校。

  至今走在路上或在一些场合,偶遇过去在学校工作过的老同事或是曾经教过的学生,他们仍然习惯地尊称我为“老师”,尽管有些汗颜,但也深感自豪,自己毕竟曾经当过9年受人尊敬的老师。

  如今,自己已没有资格再过教师节了,但我还是想通过写这篇文章,感怀当教师的峥嵘岁月。

  我光荣,我骄傲,我曾经是教师!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