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27日讯(实习生 韩玮 记者 安丽)前不久,赫哲族第十届乌日贡大会,在饶河县召开。饶河边防大队机动中队受领执行国旗护卫和乌日贡大会安保任务,在圆满完成任务的背后,他们还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魔鬼”教头
中队长张文勇是第一支赴利比里亚维和防暴队的礼兵方队指挥官。山东人,他有着山东大汉标准的身材,1米84的大个子,无论是个人单兵素质,还是军事素质都是这支队伍里的佼佼者。正是这样一位苛刻的中队长,在这次乌日贡大会的升旗仪式中,让机动中队大放光彩。在受领任务后,他选拔出个人单兵素质好的同志,用高标准的态度来完成此次执勤任务。在正步训练中,为了能使踢腿高度一致,他决定用尺子丈量踢腿高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一切按照维和时礼兵训练的标准方法来。极度苛刻的训练,最终赢得了来宾的一致称赞。
脱鞋“鬼哭狼嚎”
军人都喜欢礼服,那是英姿飒爽的军人形象,但是为了能穿上这身衣服,国旗护卫分队的战士肖建行、刘宏伟、张世东、董乾没少受苦,没少挨累。礼兵服、礼兵靴是借的,衣服还算合身,但3.8斤的鞋靴没少让他们吃苦头,董乾、刘宏伟44码脚穿43码的鞋,为了能够顺利穿鞋,他们开动脑筋,利用塑料袋套脚上,让双脚可以借助塑料的摩擦力小,克服困难将靴子穿上。为了能穿上礼兵靴,他们真是脑洞大开。
筹备期间每天3个小时的正步训练下来,他们双脚都磨起了黄豆大的水泡。训练时,他们没有喊过一句苦累,当进入宿舍脱鞋时却让他们近乎“鬼哭狼嚎”。在乌日贡大会当天,他们一穿就是3个小时,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
“站立”的木头人
在乌日贡大会当天,中队全体出动,早晨7点出发奔赴饶河体育场,烈日照射下,皮肤刺痛。战士刘元超、冯迁比其他战友还要辛苦,因为他们的执勤岗位在文艺演出舞台的6组音响组合旁边,背对舞台面向观众听了四个小时的各类音乐,从《乌苏里船歌》到民族歌曲再到流行歌曲。其他战士接到的命令是,成站立姿势,似乎像个木头人,这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
这是一群年轻的士兵,他们大多数是90后,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然而自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们注定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从军路上,他们执着而又坚定地前行,他们已然成为乌苏里江畔坚如磐石的钢铁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