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散文
大唐盛世迷雾与烟霞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7-06-20 08:33:25

——读《长恨歌密码》

彭忠富

  “天长地久有时尽,长恨绵绵无绝期。”一代君王竟然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对于唐玄宗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啊。杨贵妃殒命之后,唐玄宗也郁郁而终。这世上还有谁能比唐玄宗对这个“恨”字理解得更透彻呢?这恨是他的,也是杨玉环的,更是所有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唐人的恨,亦是整个大唐的恨。

  诗人白居易根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创作了《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自元和年问世以来,便以其缠绵悱恻的词句、婉转动人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尤其是它所记载的那段情事,正是大唐由盛极走向衰败的标志,更令多少人触景生情,盛怀无限。然而白居易之所以能成功创作《长恨歌》,都源于好友外戚王质夫的影响。从王质夫的口中,他知道了不少大唐宫闱秘史,这才能将这段感情演绎得栩栩如生,荡气回肠。

  不过在悬疑小说作家唐隐看来,《长恨歌》绝不仅仅是一首叙事长诗,在诗歌的字里行间,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明文暗码。经过梳扒整理,契合安史之乱后大唐危如累卵的政局,皇族之间、朝廷与藩镇、大唐与吐蕃回鹘之间错杂复杂的关系,唐隐继《兰亭序密码》《璇玑图密码》之后,又创作了《长恨歌密码》这部引人入胜的长篇悬疑历史小说。

  《长恨歌》问世十年后,被贬江州的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听到一名中年歌女弹奏琵琶,惊为神曲,遂写下名篇《琵琶行》相赠。不料此女将随身的紫檀琵琶回赠白居易,向他发出警告后突然投江。不日,大明宫急急传来消息,王质夫下落不明,太常博士陈鸿家中人去楼空。白居易受到什么危险?大明宫中发生了什么?女神探裴玄静陷入玲珑困局。在仔细回顾兰亭序案和璇玑图案发生的一切之后,裴玄静将视线集中到了六十年前马嵬坡下的宫廷迷案上。

  一时间,潜藏在暗处的僧、道、官、匪尽数出动,明与暗的较量、新与旧的杀戮瞬息上演在大唐帝国的每个角落。当谎言即将揭穿、各方势力浮出水面之时,《兰亭序密码》和《璇玑图密码》铺垫的大悬念终于轰然引爆。

  小说分为《仙游去》《玉龙子》《长生劫》等六部分,主角仍然是神探裴玄静,通过发生在她及其朋友如韩湘、崔淼、汉阳公主、王皇太后、元稹等人身边的事件,一幅危机四伏的后安史之乱大唐全景图如走马灯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文士、权贵、侠客、僧道,皆为名利权势所累。就算贵为皇帝,也不得不委曲求全,这一点在唐玄宗和唐宪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于那些如吐突承璀、禾娘、李景度、郑琼娥等人,则更是被命运的定数裹挟着前进,不过是命运的囚徒罢了。

  唐隐笔下的大唐盛世精致细腻、神秘辉煌,这自然跟其长期浸淫唐文化有关。另外,唐隐善于使用一些线索性物件,譬如兰亭序、璇玑图,而在这部小说中,则对五弦琵琶、紫玉笛和玉龙子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这些小物件并不是可有可无,它们往往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向前发展的关键。正是利用这些物件的或隐或现,唐隐成功地抽丝剥茧,将《长恨歌》中隐藏的杨贵妃生死密码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读后不禁豁然开朗。

作者:    来源:    编辑:王不也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