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子
人生本身就像一首歌,曲调有张有弛、高低起伏,歌中蕴含着苦辣酸甜,折射着生活的七色阳光。
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大概都热爱歌唱。我说的热爱歌唱,不完全是指喜欢唱歌,也指喜欢听歌。生活中不一定人人都是歌手,也并非人人都能把歌唱得那么专业投入,那么五音周正,但你完全可能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即使你并没有歌唱家的天赋,即使你天生就五音不全,没有一丁点儿文艺细胞,但这些都不妨碍你热爱歌唱。你完全可以用心来歌唱,或者用心去倾听别人唱歌,用心去感悟体验歌唱。因为热爱歌唱,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体现。当然,我这样说,绝不等于说不喜欢唱歌的人就不热爱生活。“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的爱好并不都是一样的。然而,事实上是,生活中的人们大都是喜欢歌唱的。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唱歌来抒发情怀,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人在忧郁苦闷、寂寞彷徨、孤独无助的时候,往往喜欢用歌唱排遣抑郁愁绪;人在痛苦悲伤、凄楚难过的时候,往往通过歌唱化解悲痛。君不见,在清晨或黄昏之时,有人在经常锻炼的山上,一个人沉醉于歌唱,如泣如诉,如痴如迷,心醉神迷,如入无人之境。那是不需要听众的,他是在唱给自己听,那是他发自心灵的歌唱,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情感的宣泄。
生活中不能没有歌声,人生旅途上不能没有歌声。歌声能调解人的情绪,歌声能缓解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紧张压力,歌声能带给人们无限欢乐和遐想。正如已故著名作家吴伯箫在他的散文佳作《歌声》中的开篇所言:“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四十年前我第一次听到《洪湖水浪打浪》那首歌曲的情景。
那是在1977年的秋天,“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年,当时我还是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正在秃顶山林场的南山护林,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制度,我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备考。一天中午,我正在山上一处林子里专心看书,周围是参天耸立、枝繁叶茂的白桦林,身边还有一淙欢畅流淌的小溪,阳光也很好,小鸟在林子里“啁啾”鸣叫,环境是那么的幽雅清静。就在这时,我忽然听到山下远处村庄的广播里传来了那首被禁锢已久、如今终于“解放”了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由著名歌唱家王玉珍演唱的主题歌:“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当时乍一听到这首歌,我感到好像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么优美抒情、声情并茂、悠扬悦耳的歌,歌词是那么情真意切,曲调是那么娓娓动听,仿佛一下子就能抓住听众的心,真是拨动了人的心弦,震颤着人的心灵,在人们的心湖上激起道道涟漪,又犹如一缕春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尽管随着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记忆中的好多东西已物是人非,但我至今没有忘记当年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环境、场面、情形和心情,虽然我也是一个五音不全、没有什么音乐细胞的人。是的,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歌声能够打开我们感情的闸门,歌声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心灵,歌声能够抒发我们的壮烈情怀,歌声能够激发我们的旺盛斗志,歌声能够展示人生的豪迈风采!
歌伴人生路,一路多笑声;人生伴歌行,生活有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