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子
又是一年高考季,多少父母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多少莘莘学子默默祈祷自己不负十载苦寒窗,金榜题名圆梦想。
今年是1977年文革结束之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我非常怀念我当年参加高考的流金岁月,它就像一部老电影在回放,回放在我心灵的深处。可以说,那一年让我永生永世都不会忘怀。
打开尘封的记忆,往事不堪回首。难忘1977年,那一年我正在上山下乡,广阔天地炼红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虽然在农村劳动很艰苦,但是年轻的我们却充满激情,有一颗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心,总想在乡下好好干,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领袖号召的积极响应,与天斗、与地斗的其乐无穷,在广阔天地里成长的壮志豪情。
正当我和一起下乡的知青干得热火朝天、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时候,那年的10月广播里突然传来了国家恢复高考的喜讯。在奔走相告、欣喜欲狂、手舞足蹈之后,我开始跃跃欲试,全力以赴备战高考,把在学校学过的课本统统都折腾了出来,昼夜不舍、通宵达旦、如饥似渴地复习各科文化知识。大约是在初冬11月里的一个日子吧,我带着准考证在距离我家不远的一所小学校去参加高考初试,一个月后初试成绩揭晓,我算是榜上有名。后来参加统考的时候已是进入了隆冬季节的12月24日,那天早上,我从矿里坐火车来到市里的老一中去参加考试,当时就感觉好像又回到了我当年念书的学校课堂。我暗暗给自己加油,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麻痹大意,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不辜负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要考上一个学校,也不负父母对我20年的养育之恩,如果能重新上学可以继续给我一个努力深造的机会,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增强过硬本领,以好的成绩回报父母亲人,回报家乡父老。
一天4科的紧张考试终于结束了,走出考场,和同去参加高考的考生们在一起交流一些试题的答案,我自己感觉好像有些科没太答好,特别是数学这科,尽管我复习的时候下了挺大功夫,有些题本来都复习到了,可不知为什么进了考场之后就有些发蒙了,把函数“直斜式”却马马虎虎地看成了“点斜式”。结果后来统考成绩下来之后,四张卷子我才平均得了59分(每张卷子是100分),总分236。我真是懊悔不迭,但也没办法,等录取通知书来了,我一看自己仅仅才漏了一个中师。父亲给我拿回来通知书时对我说:“你原来在学校时成绩不错呀,可能是复习时间太短了,临场又太紧张了,没发挥好。不行你就别去念了,再复习半年,你再考一把试试,也许就能考上大学了。”尽管上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我当时考虑自己还在乡下,我想早点参加工作为父母减轻点负担,所以没听父亲的劝告,终于还是不太情愿地去到师范学校报到了。
难忘1977,对莘莘学子们来说是一个跨时代的里程碑,也是我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拐点”。我由衷感谢党和国家在拨乱反正后给我们当年的青年人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使我能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增加了文化底蕴,使我走上了传播人类文明的神圣讲台,以至后来又转行调到企业机关工作。岁月匆匆四十载,往事悠悠如梦幻。
从第一年秋季恢复高考、冬季参加考试到后来7月高考,乃至改为现如今的6月高考,从冬天走向夏日,尽管40年的岁月过去了,如今的我已近退休之年,然而我永远忘不了40年前的那个冬季,它是我理想放飞的地方,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