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我真的是信服了,更何况我家有两个宝。
父亲是属大龙的,今年虚岁七十有八,正常的家务活从来不用我们儿女,还有一片菜地,每年都要亲自翻种、除草、收割等,说自己种的菜才好。也许是吃些纯绿色蔬菜的原故吧,七十八岁的老人居然还能骑自行车上街购物。
父亲退下来只在家休了半个月,就一直打工,给某机关单位做临时工,发放报纸,打扫卫生。我们每次回家,他都是话语不多,笑呵呵地打招呼:大女儿回来了、胖了瘦了之类简短的话语,然后再不多说就去做自已的事情。临行时父亲又总是悄无声息地把纯绿色的农家菜装得满满一兜给我送上车。我们时常劝他享受晚年生活,不要再去工作了,他却也总是回:这样很好,一点不累。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别“下岗”,因为他无任何爱好,能找事情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自然很开心。
母亲小父亲两岁、属马,属那种勤劳、力争上游、不服输的马,为了儿女她拼搏了一生。由于年轻时过于劳累,落下一些毛病,时常犯风湿。春天的到来,给母亲带来了幸福好运,一切欣欣向荣,母亲的身体也随万物生长,整个人很精神,最近家中喜事连连:一是儿子考研获得好成绩;二是小弟应聘了满意的工作,有了可喜的收入;三是小外甥女在上海举办的《中华情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演活动》中荣获金奖。为此母亲特别高兴,今年的春节还亲自下厨为大家做了一道菜,尽管菜的味道谈不上美味,但其中不乏浓浓的童年滋味,我们都知道,这个味道是“母爱”。
看春晚,家人准备年夜饭,儿子拽着姥姥数家常,嚷着要姥姥讲故事,说什么将来要讲给小四辈听,大家都忍俊不禁,那来自太原的、珠海的、昆明的以及哈尔滨的亲人们开心的笑声融在那浓浓的年味里,往日天各一方的思念都化为今日的欢声笑语。
说故事可是母亲的强项,母亲的口才相当好,在居住的小区里是有名气的,当过居民委主任的她,曾多次参加过全国最基层的党员模范会议,做过全国巡回演讲,获得的证书有二三箱。母亲年轻时在地方剧团做过演员,说、学、逗、唱样样都行,七十多岁了,歌声依然甜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母亲去某企业演讲,当时我爱人是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他说母亲的演讲很精彩、掌声一片。当时的书记笑着对爱人说:你的岳母真有才啊,比你媳妇强多啦。弄得当时身为教师的我真是自愧不如!
儿子的想法合了母亲心意,于是她便乐呵呵绘声绘色地翻看着老照片讲起了家史:从我外祖母的武家到我外祖父李家及祖父张家:“什么失传的青花瓷碗与金项链啊;真笔的康熙字典、水浒、三国小说;外祖母的手工制作及剪纸……”听得儿子如痴如醉,对一个普通家族的兴衰充满了神秘感及惋惜之情。
元宵节时,从母亲家到市区要三十分钟,儿子开车,我来打趣。“既然是元宵节就一定要有灯迷!咱们猜迷好不好?猜中有大奖,奖品就是孔明灯!”我的话音一落,“好啊!好啊!”小外甥女一边欢呼一边鼓掌,那样子简直就是常胜将军的傲骄哦!首先我讲述了有关灯迷的格式,然后出了个简单的打一五笔字“上下一条心”的字迷。母亲争强好胜的性格一点没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唯恐落后,于是在我话音末落就不加思索、不着边际慷慨激昂地高声抢答道:“正”然后又慌忙说是“未、末”等凡是五笔的她就说,逗得我们开怀大笑。妹妹不慌不忙地微笑说:“看这老太太,猛张飞一个!哪有什么毛病啊?一个劲的往上冲!”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妹妹长期形成的习惯是讲话要深思熟虑的,在妹的心中,母亲就是一武将;刚才还在那里皱个小眉头思考的九岁的小外甥女听她妈妈这样讲便吱吱喳喳鼓起掌贺起了倒彩;儿子也大笑着只好把车速降到二十迈,然后说:姥姥那不是“卡”嘛。“我的妈啊,您可真是老小孩!担心抢不上也不能不加思索呀!”我笑得肚子痛对母亲讲着。“您知的五笔字还真不少,挨个往上撞,咋跟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样呢!”。不过还真别说,这刘姥姥真有才,出了几道诗一样的迷语:一是“百万军中无白旗,天下无人去征西。秦王失了余元帅,骂阵的将军无马骑。”还有“两只鸳鸯对头飞,一只瘦来一只肥,每月都要来三次,中秋佳节飞四回”等,让我们这几个自认为有文化的人瞠目结舌,打心眼里为老妈点赞。
放孔明灯及烟火,母亲则是我们最好的管家,帮忙照看这照应那同时千叮咛万嘱咐。母亲如此,父亲亦如此,尽管父亲少言寡语,但那来自内心深沉的爱,我们依然感受深刻。每次出行,都是父亲勇挑重担,为我们拎包裹,唯恐累坏我们。其实父母的关爱远不只这些,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处理夫妻关系,也不论小家还是大家,从工作岗位到社会现象,没有他们想不到说不到的。
父母双亲的闲暇时就是看电视,了解关注外面的信息。他们接收新鲜事物也比较快,一点不落后,虽然都不使用电脑,但也知什么是QQ与微信,双亲时常嘱咐我不要在网上乱讲话,做事说话要有尺度。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在家就在。是啊,无论我们多大,子女的喜与忧都牵动父母的心,有了父母给予的温暖与关爱,总是让欢乐倍增,痛苦减半。说到这我真庆幸我们家中有父母这对珍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