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喜
天微寒,甚至还有白霜出现,在有的花翘首温暖争春时,油菜花已“酿成一片花意。买春谁散金钱,媚晚意铺绣绮。遗钿漫拾。俏不上、玉人钗尾。但满村、乱蝶伶俜,暗逐凤靴香钿”。
菜花黄,蝴蝶白,一向矜持的春天,被油菜花映衬得明快起来。
“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这是西晋张季鹰描写油菜花的名句。李白曾经感叹:“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唐宋时,菜花出现在诗人笔下,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闹媒蜂,纷使蝶,菜花繁”。在黄公绍的《望江南》里,油菜花第一次出现在诗词中:“思晴好,日影漏些儿。油菜花间蝴蝶舞,刺桐枝上鹁鸠啼。闲坐看春犁。”
“背秋新理小园荒,过雨畦丁破块忙。菜子已抽蝴蝶翅,菊花犹着郁金裳。从教芦菔专车大,早觉蔓菁扑鼻香。宿酒未销羹糁熟,析酲不用柘为浆。”难怪杨万里在春日夜梦游故园,教仆人种菜,因“得菜子、菊花一联”,“觉而足之”。沉浸到田野里的笑声中,进入春日泥土温暖的怀抱,在油菜花的掩映下,开始又一场好梦,心情自然大好。
南宋中期,诗人项安世从汉水旁路过,看到田野里大地流金,油菜花行云流水般流溢,禁不住心旷神怡:“汉南汉北满平田,三月黄花也可怜。唯有书生知此味,可无诗句到渠边。”汉水是贯穿当时利州路、京西南路和湖北路的重要河流,流域面积广阔辽远,油菜花十分壮观,满目的灿黄铺天盖地迎面涌来,风中夹着田园的气息,整个人开始飘忽起来,渐渐地被融化,心灵便会在缕缕花香中过滤得越发清澈。
清代诗人张问陶,阳春三月由扬州回吴门途中,见到田野里盛开的菜花,触景生情,以此花自喻,抒发情怀。诗曰:“鸭头新绿拥鹅黄,碎影毰毸野岸长。花透土膏留正色,根涵风露守真香。如从佛地收金粟,闲替农夫补艳阳。因到残春开更久,不知桃李为谁忙。”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油菜花,吸风饮露,不娇不媚,不因春尽凋谢,不与众花争春宠,更显其“正色”、“真香”。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三月时晴时雨,随着天气的变化,油菜花常常显露出不同风情,多了几分灵气,多了一丝傲骨,在和煦的春风里肆意、张扬,摇曳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燃烧着整个春季。
油菜花开时,勤劳的养蜂人便来了。于是,行走在田埂花间,总能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看到蜜蜂、蝴蝶花间嬉戏的身影。“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孩子们喜欢在密密匝匝的油菜之间,挑出娇小而鲜嫩的野菜,寻找着春天的秘密。他们喜欢手执风筝细线,欢快地跑着、笑着,用小手拍打着花间飞舞的蜂蝶。
“春时菜花极盛,暖风烂漫,一望黄金。到处酒炉茶幔,款留游客,寻芳选胜之子,招邀步糜……莫不留连忘返。”人们烹茗,暖酒,烹肴,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纵情嬉戏,其乐无穷,“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蜂蝶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东风把盏红颜醉,西花弄月美人痴。”从古至今,鲜花与美人,被人们相提并论,也是文人雅士乐此不疲的撰文对象。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商宝意咏《菜花》诗,有“小朵最宜村妇鬓,细香时簇牧童衣”一句。他的同乡刘鸣玉翻其诗意说,“半亩只邀名士赏,一生不上美人头”。对此,洪亮吉颇有异议:“摘得菜花何处用,嫩黄先衬玉搔头。”各说各理,各有各的道理。还是张潮说得好:“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
“春日游,菜花插满头”。谁没有过这样的愉悦心情呢?“此花无艳复无香,漠漠东风一片黄。但使穷黎免饥色,且随园叟赏春光。”怀揣这样的梦想,所有的油菜叶都招摇成桨,翩跹过人们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