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网页  >  尖山区  >  尖山区新闻
小村种出新业态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7-02-17 08:55:43

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开发“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东北网双鸭山2月17日讯(记者 朱万杰)尖山区安邦乡双兴村从去年起,走上了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由过去培植传统的产业,逐步壮大成了新产业新业态,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

  走进双兴村,穿过壮观的双兴绿色产业园的大门时,会看到通往产业基地道路两侧都是一栋连一栋的塑料大棚,100余栋大棚,罩住了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这些地块已经成为全村最火热的经济地带,每年给全村特色产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在青山脚下,四周环抱着大片的树林、果林,一幅“桃源深处有人家”的画卷呈现在眼前。这是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们的感受。在这个盛产蔬菜、瓜果、鸡鹅、鱼米之村,一位经营民宿的村民们说,以前卖前后园子吃不了的蔬菜,后来卖专业的蔬菜,现在推介的是“花样生活”。这个严守着蔬菜基地生产的小村,在绿色、无公害、自然、健康理念的境况倒逼下,以观光、旅游、采摘、休闲、娱乐为主体,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摸索出一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今天,记者来到位于尖山区二马路的黑龙江省农民农家人联社,探访这里今年工作发展新状况。

  在与尖山区安邦乡双兴村一农户交流正酣时,周鑫雨告诉记者,正好他要跟这位农户到他村里看看,落实今年电子商务平台和村级社终端农民之家一些事宜。驱车去往村里的路上,周鑫雨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和双兴村建立了联盟村级农民之家,由于这个村地理位置好,沿村路上,各类蔬菜基地棚室鳞次栉比,各类瓜果品种多,市民来这里旅游观光比较多。

  今年,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别具风格的绿色食品,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度假娱乐的最佳地带。把这里的所有产业通过合作社的形式,统领起来,串成一个整体“大串”,形成一个大而全,特而美的休闲美食圣地。现在,我们已经在这个村建立了华兴特色蔬菜采摘农业合作社,把这里的反季节蔬菜、草莓、葡萄、小青菜、黏玉米、溜达鸡、山养猪、山羊等农牧产品,打造成纯绿色纯天然食品,一方面给前来的游客提供安全健康食品,还在本市内实行网约配送,城里消费者加入农家人网络平台,一个信息就可以把最好的蔬菜送到家里,一方面,农家人电商平台上对全国推广销售,增加村里产品在互联网上推送,线上线下皆走货。小村从去年开始,引进新技术,把秸秆粉碎加入农家肥和发酵剂,生成有机农家肥,去年发酵农家肥1500立方米,实现了30亩蔬菜棚室不施化肥,全部是有机肥。全村7万平方米的棚室,全部整合,科学规划,实现四季阶梯生产,21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整体合作,统一布局,让小村冬天有青菜,夏天有蔬菜,春天有绿菜,秋天有鲜菜,让市民、游客时时处处吃得上最好吃的食品。在村里经营草莓园的农民郭新华陪同记者参观时说,全村绿色产业结构调新的同时,村里各种产业的价值链也得以完善。如今,休闲农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农民们利用闲置房屋经营休闲农业,改变了长期依靠传统种养生产的单一模式,使农业成为“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再来念头、有发展奔头”的产业。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